你家孩子有手机吗?
如何在理解与管束之间找到平衡
想必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吧!
“同学都有手机,就我没有!”
因为同学随口一句
“还戴电话手表,太像小学生”
让杭州的初三女生小姜(化名)
整整郁闷了一个周末
初三生委屈吐槽“全班都有”
“被隔离”的感觉好差
其实从去年起,小姜就经常在家提起,身边的同学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他们用微信约着一起出去玩,分享作业难题,也聊着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趣事。
最尴尬的是分组活动时,有手机的同学总能私下里快速组队交流,而她总是慢半拍。这种“被隔离”的感觉在进入初三后愈发明显。小姜时不时吐槽,同学们聊的热搜话题、网络新梗,自己因为没有手机,完全插不上话。
小姜的妈妈理解孩子的苦恼,但担忧更多。“她用我的手机查资料,结果我发现她在刷视频,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成年人都难以自律,何况是初三的孩子?中考在即,这个险我们不敢冒。”
初二生要挟“不买手机就不上学”
结果每天回家“机”不离手
开学后
王女士上初二的儿子以
“不给买手机就不上学”相要挟
最终如愿以偿
结果,自从买了手机
王女士发现
儿子一回家就抱着手机
周末更是机不离手
王女士很是头疼,她也曾尝试和儿子约定每天的使用时长和规则。然而孩子当时答应得可好了,真到执行时就拖来拖去,讨价还价。
关于该不该给孩子买手机
网友们见解不一
有网友喊话“别买!”
“千万不要相信孩子的自控力”
有网友说
“堵不如疏”
“现在不可能不给小孩接触电子产品
时代不同了”
还有网友觉得
得看孩子个人情况
“有自制力的可以买
自制力很差的还是先缓缓”
更有网友期待
手机厂商、教育部门
多方出台相应措施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手机
专家:从“要不要买”
转化为“如何正确使用”
记者发现
孩子对手机渴求的
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出现在小学升入初中后
杭州市笕桥中学的班主任李俊表示,“孩子以‘同学都有’为由要求买手机,背后往往是渴望融入集体的归属感需求,而非简单的攀比。”
首先要放下评判,真诚地与孩子交流。
双方共同制定清晰合理的使用规则,比如哪些时间段可以使用,让孩子意识到拥有手机也意味着承担责任。
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能天天捧着个手机。
坊友们家的孩子有手机吗?
对于该不该给孩子手机
欢迎留言讨论
小坊福利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
来源:新闻坊综合潮新闻(记者 金丹丹)
编辑:倩倩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