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于和伟,不管是年轻人还是长辈都不陌生。
《新三国》的刘备、《觉醒年代》的陈独秀、《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曹操,这几个角色他演得深入人心,让他成了公认的实力派演员。
信息来源:于和伟的表演为什么动人?将宏大誓言和普通人的真实情感紧紧相连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站在演艺圈顶端的人,小时候日子过得特别难——3岁没了父亲,母亲没奶水,靠姐姐喂奶才活下来,家里还有8个哥姐要一起养活。
2024年10月国庆假期,有网友在辽宁抚顺他老家拍到他,没一点明星架子,系着围裙帮三哥揉面卖包子,还和姐姐在厨房包饺子,跟普通人家的小弟没区别。
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看他怎么从苦日子里熬出来,成名后又如何记挂家人。
1971年,于和伟出生在辽宁抚顺一个普通家庭,是家里第十个孩子,也是最小的。
那时候东北小城的普通人家日子本就紧巴,要养10个孩子更是难上加难,能每天吃三顿饱饭就不错了。
信息来源:于和伟:演员不能当“空心人”
更难的是,他母亲生他时已经45岁,高龄产妇身体虚,生完后根本没奶水。
刚出生的孩子没奶吃就是生死关,爸妈急得团团转,这时候已经结婚有孩子的大姐站了出来,她当时还在哺乳期,看着饿得直哭的弟弟,没多想就把于和伟抱过来喂。
从那以后,大姐每天再忙,都会按时回娘家喂于和伟,半夜弟弟哭了也会跑过来哄。
后来于和伟在采访里总说:“我能活下来全靠大姐,那时候她自己孩子也小,还把奶水分我一半,这份情我记一辈子。”
1974年,于和伟刚满3岁,父亲突然离世,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彻底没了顶梁柱,父亲是工厂普通工人,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一走,所有担子都压到了母亲身上。
母亲没文化,只能推着小车去街边卖烤红薯,抚顺冬天零下二十多度,风刮得人疼,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一站就是一整天,手冻得又红又肿,耳朵全是冻疮。
晚上回来,她把皱巴巴的零钱数清楚,先给孩子们交学费、买粮食,自己常啃凉馒头将就。
父亲走后,哥姐们也早早懂事。大哥十几岁,本在读初中,直接辍学去工厂当学徒,每天干十几个小时,工资全交给家里。
二姐学习好却放弃升学,去纺织厂当女工,下班还帮着做家务、带弟妹。于和伟小时候总在门口等哥姐下班,看着他们疲惫的样子,心里又酸又疼。
1986年,15岁的于和伟在读初中,一次学校文艺汇演,老师看他声音亮、不怯场,推荐他参加朗诵节目。
没想到他上台后念得声情并茂,台下掌声不断,也让他发现自己喜欢表演。
可那时候家里穷,学艺术要花钱,于和伟不敢跟母亲说。
二姐看出他的心思,跟他说:“你喜欢就去学,钱的事哥姐凑。”之后哥姐们开始省吃俭用,大哥从生活费里挤5块钱,二姐把布票换成钱,大姐也把婆家给的零花钱省下来。
凑够钱后,于和伟报了学校音乐兴趣班,后来又考上抚顺幼儿师范学校音乐班。
报到那天,三姐送他,塞给他装着煮鸡蛋和20块钱的布包,说:“好好学,别担心家里。”于和伟攥着布包,暗下决心以后要报答哥姐。
1992年,于和伟从幼师毕业,进了抚顺话剧团当演员,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他都认真对待,可话剧团机会少,他知道要想走远,得去更专业的地方学习。
1996年,他决定考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备考时白天排练,晚上学到半夜,最后终于考上。
去上海时,家里凑了3000块积蓄,这是全家的所有钱,在学校,他过得很节俭,吃最便宜的菜,穿地摊货,还利用课余时间发传单、当服务员兼职挣钱。
1999年从上戏毕业,他进了演艺圈,可没名气没人脉,只能跑龙套。
有时候一天跑几个剧组,演的角色连脸都露不了,有次演“路人甲”晒了一天,只拿50块报酬。
就这么跑了14年龙套,有人劝他放弃,可他说:“我喜欢表演,也不能对不起哥姐当初的支持。”
2010年,于和伟迎来机会,接了《新三国》里刘备的角色,为演好这个角色,他把《三国演义》读了好几遍,还请教老演员。
信息来源:抓准了每个角色的特质,演员于和伟凭演技再出圈
《新三国》播出后反响很好,他演的刘备得到观众认可,终于“火”了。
之后找他拍戏的人多了,片酬也涨了,走红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打电话:“以后你们不用累了,我能养活你们。”
那时候哥姐们大多住老房子,有的漏雨,有的没暖气,于和伟看着心疼,说要给每人买套房子,哥姐们一开始不同意,说他刚成名挣钱不容易,可他坚持要办。
后来几年,他陆续在抚顺、沈阳给8个哥姐都买了房,选的都是方便的小区,还帮着装修好。
2024年10月国庆,于和伟推掉几个商业活动,专门回抚顺老家陪家人。
有网友在三哥的包子铺看到他,穿普通外套,系着围裙揉面,还帮忙包包子、招呼客人,没人认出他是明星。
还有邻居拍到他跟姐姐去菜市场,蹲在菜摊前挑菜、砍价,还跟摊主唠家常,回家后他就进厨房帮妈妈打下手,姐姐们包饺子,他擀皮,一家人说说笑笑,特别热闹。
有人问他:“你是大明星了,怎么还干这些活?”于和伟说:“在家人面前我就是小弟,小时候他们照顾我,现在我帮着做事是应该的。”
于和伟的人生没有一夜爆红,全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从3岁丧父、靠姐奶活下来的苦孩子,到跑14年龙套的小演员,再到如今的实力派,每一步都不容易。
但不管走多远,他都没忘本,没忘哥姐的恩情。
他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家人给的,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现在他除了给哥姐买房,还常接家人去北京住,逢年过节肯定回老家,家里有事也第一时间帮忙。
于和伟的经历不只是演员的成长史,更让人懂了“感恩”的意义——不是成名后装样子,而是用实际行动回报亲人。
这份不忘本的心意,比他的演技更让人喜欢,也难怪大家都认可他,不光因为他戏好,更因为他人好。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