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Store平台数据下滑明显,头部固化情况有所缓解
根据点点数据统计,九月北美地区移动游戏总下载量及收入数据皆是结束了此前的上升趋势,分别环比下滑超2.11%和3.66%。其下滑原因或伴随暑期档的结束,多数产品限时活动热度带来的数据峰值期的结束,乃至于新游市场的萎靡。
平台构成方面,App Store平台在下载收入双端的占比皆有下滑,且从近几个月的数据变化趋势来看,该平台的数据下滑成为了整体数据下滑的主要原因。

类别构成方面,下载端数据靠前的三个类别分别为休闲、模拟、动作;收入端则是角色扮演、策略、休闲。整体数据下滑的背景下,中重度游戏类别数据影响相对较小。
与此同时,整体数据下滑的趋势下,北美地区头部固化的形势虽然在收入端依旧严峻,但整体来看似乎有所缓解。六月的统计数据中,Top100游戏应用下载量占比约为8.4%,而收入数据占比则由此前的接近四成降至33.4%。但对于上榜游戏应用而言则影响程度仍是较小。
网易《Destiny》爆火,RPG射击游戏新思路
统计周期内,由网易于8月底发行的,基于《命运》IP开发的手机科幻射击RPG手游《Destiny: Rising》(命运:群星)于上线次月一举登榜。截至九月底,该作累计在北美地区斩获了超200万的下载量,预估收入超1126万美元(约合RMB8002万元),其中九月预估收入约1003万美元,距离登上收入榜仅一步之遥。
该作从建立合作基础、立项、测试一直到海外公测历经了7年之久,虽然其在买量方面的投放较为克制,但仍无法掩盖其IP在粉丝群体间的影响力。端游自2014年面世以来,凭借“MMORPG化的射击游戏”的特色体验所积累的巨量玩家规模下,海外公测开始后前的10天,游戏国际服预注册人数就已经突破了1000万。正式版本上线后,在提供经典玩法的同时,《Destiny: Rising》更是加入了单人战役、PVP、肉鸽、卡牌等多种手游流行玩法,帮助其吸引了更多元化玩家群体的同时,也打开了更多的收入转化窗口。

图片来源:应用商城详情页
值得注意的是,《Destiny: Rising》的成功似乎也验证了射击手游侧重PVE玩法的可行性。近年来,FPS游戏赛道的头部产品大多围绕团队竞技、大逃杀等PVP玩法模式而展开,PVE玩法更多是作为产品的陪衬。而《Destiny: Rising》的出现和走红或将成为一个转折点。未来,伴随以AI为代表的创新技术进步与发展,射击游戏中曾被嫌弃的“机器人”、“电脑”或将迎来进化,PVE玩法的挑战性和趣味性都将随之增强,届时射击游戏赛道,乃至整个游戏市场或将呈现新的局面。
万代南梦宫“龙珠”IP MOBA新作登榜
统计周期内,万代南梦宫于当月发布的“龙珠”IPMOBA新游《DRAGON BALL GEKISHIN SQUADRA》月内即冲上下载榜Top20,截止九月底该作在北美地区共斩获超149万的下载量。

图片来源:应用商城活动详情页
“龙珠”IP在北美的影响力已经由系列此期的数款格斗产品验证过,因而《DRAGON BALL GEKISHIN SQUADRA》作为龙珠系列首款4V4MOBA游戏,上线热度自是有一定的保障。支持横跨Switch、PS5/PS4、PC、安卓及IOS平台联机对战机制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下载量的提升。
回归产品本身,龙珠IP本身原创的诸多角色和招式在给予《DRAGON BALL GEKISHIN SQUADRA》现有素材及模板的同时也对游戏平衡机制的取舍提出了挑战,加之需要满足不同平台玩家的操作和使用习惯,仅从该作当前的用户留存数据来看,其亟需通过优化游戏环境与联机体验以提升用户粘性与留存。

《DRAGON BALL GEKISHIN SQUADRA》新安装用户留存.点点数据
左滑查看非游应用收入榜


双端数据下滑,效率、工具类别应用数据逆势增长
与移动游戏市场情况相同,九月北美地区移动应用总下载量及总收入数据分别下滑1.5%和2.75%,降幅相对游戏应用较小,且总体变动幅度仍在本年以来的正常范围内。

平台构成方面,App Store平台在下载、收入两端都占据较大比例,尤其在收入端占比优势明显。
类别构成方面,下载端数据靠前的三个类别分别为工具、娱乐、生活;收入端则是娱乐、生活、社交通讯。值得注意的是,伴随AI等相关创新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与之关联性较强的效率、工具类别应用在双端,尤其是收入端数据的持续增长并未受整体市场趋势的回落而打破。

效率、工具类应用2025年至今北美地区月收入数据趋势.点点数据
谷歌AI应用超越《ChatGPT》登顶达成历史性突破
自ChatGPT问世以来,其始终代表着AI领域的最前沿和权威,同名应用端产品《ChatGPT》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同类别应用数据断层领先的存在。而这一纪录终是在九月中旬为谷歌的《Google Gemini》所打破,凭借的便是其在8月底推出的代号为“Nano Banana”的图像生成与编辑模型Gemini 2.5 Flash Image。

图片来源:网络
Nano Banana的走红源自此前其以完全匿名身份在LMArena的对战模式中力压GPT-4o、Flux-Kontext等一众顶尖模型,成为图像编辑方向盲测投票第一的报道;以及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疯传的3D手办生成热潮。体现在数据层面上的,便是《Google Gemini》登顶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免费榜,一举冲上非游下载榜第二,实现超300.1%环比增长的月下载量增幅等一系列亮眼成绩。
《Google Gemini》的崛起,验证了全栈优势带来规模效应在未来AI竞争中的决定性优势。且其通过应用侧、功能性方面的突破实现对于《ChatGPT》的追赶与超越也验证了AI应用市场的活跃,也预示了“AI Agent”作为行业新焦点,即将深入千行百业、推动运营智能化的未来方向。
据近期的传言,谷歌Gemini 3.0疑似已登陆LMArena,即传闻中的两款变体Gemini 3.0 Pro(伪装名为lithiumflow)和Gemini 3.0 Flash(伪装名为orionmist)。但确切的新闻报道则是在近日的reamforce2025大会上,谷歌CEO宣布Gemini3.0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发布。但不论如何,《Google Gemini》的突破依旧是给予了赛道内其他参与者持续追赶的信心,可以预见的是Gemini3.0的正式发布势必将推动其相关应用迎来新一波数据增长。
《Google Gemini》冲击之下,《ChatGPT》巍然不动
《Google Gemini》来势汹汹之下,《ChatGPT》似也受到影响月下载量下滑近9.9%,但仍是守住了九月北美地区非游应用下载冠军的宝座,甚至在收入端数据不降反增,实现了超过9.2%的月数据环比增幅,同时也再度超越谷歌旗下音视频平台《YouTube》来到该地区非游应用收入榜第二。

北美地区主要几款AI应用7-9月用户活跃数据趋势.点点数据
从北美地区主要几款AI应用的月活数据变化趋势上来看,《Google Gemini》于月中走红似乎对《ChatGPT》的数据影响并不明显,反而对数据体量相近的其他几款应用造成了更为显著的波动。除了在技术硬实力上的持续领先与先发优势的积累之外,这一现象也与ChatGPT 长期以来坚持优化用户体验、完善隐私保护政策等一系列持续而低调的改进措施密切相关。
自 GPT-5 大版本更新以来,尽管 ChatGPT 在近几个月并未推出如谷歌“Nano”系列那样引人注目的创新功能,但其持续在特定专业领域对模型与功能进行迭代优化,例如发布专精编程的 GPT-5-Codex、全面开放团队协作功能“Projects”等。此外,针对近期部分用户与 ChatGPT “讨论自杀”所引发的舆论关注,官方也迅速作出响应,升级后的 GPT-5 Instant 模型能够更快速地识别用户情绪波动,并提供有效安抚与引导。

来源:X
建立在坚实技术基础之上的快速响应与持续迭代能力,或许正是 ChatGPT 在面临众多竞争者冲击时,仍能维持高用户粘性与忠诚度的关键所在。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