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一个日军军官闯进南京中山东路的照相馆,不由分说地抽出配刀抵在相馆学徒罗瑾的胸口:“说,有没有私藏让你冲洗的照片?”(日语译后大致意思)
锋利的刀尖扎透棉袄,已经刺进了夹袄,16岁的罗瑾深吸一口气,机械地摇了摇头。
跟着日军军官一起来的翻译“哇啦哇啦”说了一通后,雪亮的配刀抽了回去,皮靴踏地的声音随之远去。
罗瑾长长松了口气,赶忙将自己多洗出来的那份照片从照相馆转移到了家里。要知道,私藏这些东西是会被处死的,但自从洗了这些照片,罗瑾的内心就一直激愤难平。
罗瑾和他制作的相册、画的封面
在南京长大的罗瑾因家中贫寒,13岁就去了位于中山东路雨花巷口的照相馆当学徒。通过两年的学习,他就将照相的技术和暗房冲洗的技术掌握得非常扎实。接下来的时间,罗瑾的愿望便是使劲攒钱,改善父母的生活现状和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照相馆。
然而,就在他许下愿望不久,日军占领了整个南京城。一时间,到处都是拆卸门窗的声音,随着浓烟四起,烈焰更是腾空翻飞,所到之处,断壁残垣,遍地瓦砾。
接下来日军所做的事,简直令人发指。
罗瑾亲眼看到了他们大肆抢劫,亲眼看到了他们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杀死,还亲眼看到了自家隔壁的女学生被一群日军拖进了二楼的洗澡间......
罗瑾捏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了肉里,而此后的南京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
罗瑾1937年照
母亲怕罗瑾死掉,便央求在警察厅当稽查的义子把他叫去帮忙收尸,16岁的孩子在恐惧中忙活了半天就收了一卡车。
往后的日子,罗瑾一边帮忙收尸,一边到照相馆做工,在这样的岁月里,也算是保住了命。
1938年1月的一天,他正在照相馆里工作,一个日军军官拿来两个樱花胶卷到店里冲洗,老板将这个工作交给了罗瑾。
罗瑾随后进入暗房认真地冲洗起来,当那些照片冲洗出来了后,他震惊了。
数十张照片,全是日军各种杀害和侮辱中国同胞的画面,罗瑾的内心一阵翻涌,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
他突然意识到,这些照片都将成为日军肆意屠戮中国人民的罪证,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于是,罗瑾又悄悄地重新冲洗了一份,将其藏在了暗房角落的砖板下面。
要知道,在当时谁敢私藏这些照片,那就是个死。
没过几天,危险就真的降临在了罗瑾身上,那个洗照片的日军官又返了回来,追问罗瑾有没有私藏照片,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幸好当时的罗瑾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藏,再则就是被那个中国翻译给搪塞过去了。
日军官走后,罗瑾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赶紧转身去到暗房,将那些照片转移,藏到了自己家中。
自从日军官再次返回逼问,罗瑾就更确定了要将照片保存下来。因为当时的他年纪尚小,便去掉了一些侮辱妇女和因曝光过度比较模糊的照片,只将剩下的16张清晰照片粘地了硬纸板上,做成了一本相册。
在这本特殊的相册封面上,罗瑾用笔画出了自己的愤恨。
在封面的正中,他画了一颗滴着鲜血的心,心的旁边,他又画了一把日本军刀,最后在右上角写下了一个大大的“耻”字。将所有这些做完,罗瑾便将相册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藏在了房间的房梁缝隙里。
1940年,罗瑾离开了照相馆,去到了位于毗卢寺的汪伪通讯队任职。他怕日军强拆了自己家后发现照片,毁了它,于是就将相册悄悄带到了通讯队,藏在了宿舍的床板下。
1941年初,日本宪兵突然进入毗卢寺清查,罗瑾赶忙将相册拿出藏到了寺内厕所的墙洞里,然后用稀泥将洞口封住。
此后,罗瑾每次去上厕所,都要用眼睛瞟一瞟那个被自己封上的墙洞,确定没有人动过,他才离开。
然而没想到几天后,那面泥墙竟倒了,罗瑾找了一圈,相册不翼而飞了。
相册要是落到日军的手里,那便是杀身之祸。罗瑾不敢多想,他草草收拾了两样衣物,悄悄离开了通训队,逃离了南京,几经辗转,去到福建大田县躲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罗瑾并未感到有任何风吹草动,为了生存,他在当地开了一家照相馆,又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罗瑾并不知道,就在他走后的那天晚上,和他一起在通训队的吴旋去上厕所。月光映照下,他无意间发现草丛中有一本册子,于是好奇地捡起来翻看,这一看可把他吓了一跳。
吴旋看到册子里全是日军杀害老百姓的照片,他赶紧合起来藏进了自己的外套里。
吴旋很清楚自己拿的这本相册有多么的危险,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将相册藏好,决不能落入日军之手,因为这是他们侵略中国的罪证。
吴旋怀抱着相册,悄悄地在寺庙里寻找藏匿的地方,最后他来到一尊坐佛前,发现底座有条裂缝,便将相册塞进去试试,刚好藏下。于是,吴旋就将相册藏到了裂缝里。
和罗瑾一样,吴旋每次上厕所或巡逻的时候,都会悄悄跑到坐佛处,伸手去摸一摸相册还在不在。
时光荏苒,我们的抗战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被侵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1946年,南京临时参议会对外募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希望市民们纷纷检举。
这一刻,吴旋认为是时候拿出相册了。他从佛像下面取出尘土已久的相册,将它交给了临时参议会,同时写了一张纸条附在上面:
“抗战胜利,此十六张照片终得以重见天日,望代送有关机关,将敌寇明正典刑。”
1946年2月,侵华日军战犯谷寿夫被带上法庭接受审讯。他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自己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最终在见到那16张照片时,才不得不低下罪恶的头。
1947年4月,在南京的雨花台刑场,谷寿夫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是那16张保存下来的照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后来,由罗瑾、吴旋接力保存下来的这16张照片,被收藏进了国家历史档案馆里。
1993年,罗瑾带着家人从大田搬回了南京,他第一时间去到了江东门的纪念馆。在那里,罗瑾惊讶地看到了自己当年亲手冲洗的照片,他太想知道照片是如何失而复得,又到了纪念馆里的?
经过馆长的介绍,罗瑾方才得知自己当年丢失的相册被通训队的同事吴旋捡到,一直藏到抗战胜利,还惩罚了敌人。此时的罗瑾望橱窗里的照片,露出从未有过的欣慰。
几个月后,罗瑾和吴旋在南京重逢了,看着头发都已花白的彼此,回忆着当年的少年模样,两位老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经过一整夜的促膝长谈,由16张照片制成的相册背后的风雨波折终于有了完整的过程。
罗瑾和吴旋重逢的照片
罗瑾和吴旋,他们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相册,不仅仅只是16张照片,它更是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记忆。
随着见证者们一个个远去,侵略者的后代更加拼命地抵赖。然而历史不容篡改,血与泪的记忆让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警钟长鸣。
备注:多数照片过于血腥,不宜公开。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内容素材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