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危机前的信号?聪明钱在撤退!美股泡沫还要多久?

美股市场迎来显著调整,三大指数全线收跌,大型科技股集体承压,其中AI芯片龙头英伟达股价下跌近4%,市值单日蒸发约19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4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业绩表现亮眼的AI公司Palantir也未能幸免,其最新财报显示业绩同比暴涨63%,不仅拿下百亿美元军方合同,还与迪拜达成合资合作,但股价依然出现大幅下挫。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广泛讨论:为何此前炙手可热的AI板块突然集体走弱?

更受关注的是“大空头”原型Michael Barry的最新动作,他管理的基金将80%仓位用于做空英伟达、Palantir等AI相关个股。这位曾在2008年精准预测金融危机并获利上亿美元的投资者,此次押注AI板块下跌,核心逻辑并非质疑相关公司的业绩基本面,而是指向估值与流动性层面的双重泡沫。

回顾市场历史,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房地产危机前夕,均曾出现“这次不一样”的乐观共识,而当前市场的某些特征正与此形成呼应。

一个值得玩味的市场现象是,近期美股AI板块、美元指数、美债与黄金同步上涨,打破了传统市场逻辑中的跷跷板关系。

美元指数目前已接近8月份的100关口,尽管市场对美元和美债的信任度存在争议,但指数持续回升;黄金价格从8月至今累计上涨20%,资本市场同期涨幅也达到13%。

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全球外国投资者(包括各国央行与民间资本)持有美债规模创下9.16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一数据背后,是美国财政与流动性政策对市场的强力支撑。

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达38万亿美元,每年仅利息支出就接近1万亿美元,超过其军费开支。在这样的债务压力下,维持市场稳定成为必然选择,一旦市场崩溃,政府将面临无法偿还债务利息的风险。

这也解释了为何美股、黄金、美元能够同时走强——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繁荣,而是美国财政主导下的阶段性稳定。

美国政府难以削减支出的核心原因在于,社保、医保、军费这三大主要开支均涉及广泛利益群体,任何削减动作都可能影响选票,形成“政治囚徒困境”:各方都清楚需要控制债务规模,却无人敢主动推动实质性改革。

这一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影响。鲍威尔主导的降息操作,核心诉求之一是帮助财政部降低利息支出,而非单纯应对通胀或就业问题。当债务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从调节经济周期转向保障财政可持续性,形成“财政主导货币”的格局。

这种模式下,美联储通过流动性投放支撑市场上涨,政府税收随之阶段性增加,进而引发更多发债行为,最终需要更多流动性注入维持循环,形成债务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逻辑,表面的繁荣实则是对未来的透支。

对于投资者最关心的“美股当前是否值得投资”这一问题,核心矛盾已不在于AI公司的基本面优劣,而在于流动性支撑能够持续多久。从市场资金动向看,“聪明钱”已开始采取防守策略。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目前持有近3800亿美元现金,创下其投资生涯新高。过去一年,巴菲特持续减持美股,卖出大量苹果股票,清空部分金融股,同时不断加仓现金与美国短期国债,连续多个季度保持净卖出状态。

巴菲特的操作逻辑清晰:并非全面看空市场,而是认为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偏高,缺乏具备性价比的投资标的。AI、芯片等科技板块处于历史高位,市盈率突破历史区间顶端,即便是巴菲特长期持有的苹果公司,也被认为估值过高而停止加仓并开始减仓。

对巴菲特而言,持有现金并非保守,而是等待市场机会的“武器”——当市场由流动性与财政政策支撑形成阶段性繁荣时,理性资金不会盲目追高,而是选择观望等待。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下无需全面撤退,但应采取主动防守策略。如果仓位较重且已积累可观盈利,同时担忧未来资金面收紧,可适度减仓锁定收益;对于能够长期持有(资金可10年、20年不用)的投资者,则应保持耐心,避免追涨杀跌与集中梭哈,坚持定投与分散配置,同时保留一定现金比例。

现金储备本身就是把握未来机会的能力,正如巴菲特的操作所示,在市场普遍乐观时保持冷静,在市场恐慌时才有能力逆势布局。当前市场的核心特征是风险与收益不对称,唯有理性判断估值合理性、坚守自身投资节奏,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股市分析##财经##上头条 聊热点##股票##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财经   泡沫   信号   多久   聪明   危机   市场   美元   流动性   债务   美国   投资者   现金   核心   板块   阶段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