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超全国!榆林发现573座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

11月18日,记者从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了解到,在为期6年的“榆林地区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专项考古调查”工作中,榆林共发现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573座,数量超过全国此前已知史前时期城址总数,其中部分遗址沿用至商代,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震撼性物证。




本次调查发现的石城遗址,分布于榆林的11个县(市、区),其中神木市89座、绥德县78座、清涧县73座,数量位居前三。这些石城遗址多沿黄河及其支流两岸分布,轮廓有单城圈、“并联式”多城圈、“串联式”多城圈、“套合式”多城圈等多种空间布局类型,年代始于仰韶晚期,终于商周之际,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延续约1800年。其中,佳县乔家寨遗址为距今约4800年至4300年间中国北方最大的石城遗址,比石峁遗址早约500年。



“本次调查之前,全国已发现的史前时期城址数量尚不足200座,其中石城仅有数十座。本次发现不仅是数量的倍增,而且表明在史前时期北方石城群落中,榆林地区的石城体量最大、规格最高,这里将成为探寻黄河文化和中原夏商文明根脉的重要源头。”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副研究员马明志说。



城址是古代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的核心要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认为,榆林发现的大量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始建年代大多距今4700年左右,对应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时期,它们所在的陕北地区应是当时中华文明的重心所在,也是政治上最早的“中国”发源地。这些石城作为长城的“原型”,构成了政治上早期中国的北方防线,对揭秘早期中华文明的结构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陕北榆林地区理应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区域。



“榆林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群将为石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无可比拟的‘聚落群’大背景,也必将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走向更深、更广的维度。”韩建业说。



据了解,“榆林地区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专项考古调查”工作于2019年10月启动,考古工作者通过分析水系分布、地形特征等方法,对全市基岩暴露区域河流交汇点及已发现史前石城遗址进行了全面踏查。


“当前,我们正在抓紧编纂详细的考古报告,计划2026年底完成。”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队长康宁武说。


记者 白万能 闫宇涛 魏丽娟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历史   石城   榆林   商代   史前   遗址   数量   发现   全国   榆林市   工作队   中华文明   陕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