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运动生理学专家齐聚河师大,共探AI赋能主动健康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永乐 通讯员 常晓伟 李茉

8月17日,2025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建院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开幕。本次会议以“AI赋能主动健康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汇聚了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代表、全国多所高校运动与慢性疾病调控领域研究者以及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师生200余人,聚焦运动生理学领域前沿方向深入研讨,共研AI赋能健康高质量发展多元路径。

会议为期4天,由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承办,首在体育(北京)有限公司提供支持。大会创新采用“学术会议+建院庆典”双轨模式,特邀清华大学许斌教授、北京体育大学赵丽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程云章教授、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祥晨4位专家作专题报告,并开设12个分会场,为参会者搭建起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据最新统计显示,目前致死率80%以上是慢病,而慢病最好的治疗和康复手段就是运动,我们未来大有可为,但目前的现实是运动人体科学的学生所获得的出口太窄,这个状况需要大家一起改变。”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体育部党委书记马新东回顾了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人工智能在体育界的交叉,我们有太多的未知,此次会议以“AI赋能主动健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投石问路,期待为行业发展寻找新方向。

“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学生成长来说是宝贵的‘第二课堂’。”该校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振楷受益匪浅,“AI能够把传统体质监测从‘静态描述’提升到‘动态跟踪’,推动体育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并通过大数据建模实现个性化服务。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AI技术在运动健康领域的应用,尝试在课题研究中引入更多智能化方法,帮助青少年和社会群体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今年恰逢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建院50周年,长期以来,学院持续强化运动生理学的核心地位,积极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布局‘体医工’交叉融合,探索运动在慢病管理、智能体育装备等领域的应用,已形成特色团队并产出系列成果。”该校体育学院院长岳贤锋表示,“下一步学院将巩固核心优势,力争建设高水平交叉平台,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

“本次研讨会是国内运动生理学领域的一次高水平学术盛会,会议安排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是对我校的充分肯定和信任,我们深感荣幸,将积极为大会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和氛围,为各位专家的工作、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玉珍表示,“站在师大百年新起点,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育人机制,全面提升体育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科技   生理学   师大   主动   方向   专家   健康   全国   河南   师范大学   领域   专业委员会   会议   体育   生理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