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季军收官!赛后宫鲁鸣被喊下课,王思雨发言意味深长

文| 侃球部落

编辑」侃球部落

前言

2025年女篮亚洲杯的结局,让中国球迷难以接受。

作为卫冕冠军和东道主,中国女篮的目标本是直指金牌,却在半决赛意外败给老对手日本队,最终仅以季军收场。

赛后,身为主教练的宫鲁鸣也引发质疑,而王思雨的发言更是让人没有想到。那么比赛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战术迷途:半决赛的关键决策失误

7月20日,澳大利亚女篮与日本女篮在2025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交锋。

前一天的半决赛,日本女篮以90-81击败了东道主中国女篮,澳大利亚队则以86-73战胜韩国队,双双晋级决赛。

回顾半决赛,中国女篮的失利并非实力不济,而是战术决策的重大失误。上半场,中国队进攻端表现尚可,比分咬得很紧。

然而中场休息时,教练组未能针对日本队的打法做出有效调整,导致第三节彻底陷入被动。

中国女篮进攻乏力,防守漏洞百出,单节输掉10分,第四节更是完全丧失了追分的斗志。

赛后,宫鲁鸣坦言“双塔战术是有漏洞的”。

面对日本队典型的小快灵打法,中国队仍坚持使用张子宇和韩旭的双塔组合,却未能制定有效的防守策略应对日本队的外线投射。

结果日本队全场命中16记三分,几乎是靠三分雨击垮了中国队的防线。这种战术上的固执,让宫鲁鸣成为赛后球迷批评的焦点。

而这场失利,也为接下来的季军争夺战埋下了情绪伏笔,特别是对于王思雨这样的老将而言……

关键女王:王思雨的华丽绝唱

季军争夺战中,王思雨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统治力,堪称本届亚洲杯个人表现最佳一战。

她仅出战16分钟,便交出了8投6中,罚球10中7,19分7篮板7助攻1盖帽的全面数据,且零失误。

她的得分、篮板和助攻均为全队最高,正负值+25位列全队第二。

这场比赛,王思雨宛如回到了2022年女篮世界杯和2023年亚运会时的巅峰状态。她的突破如利剑般撕裂韩国队防线,上篮得分或制造杀伤成为常态。

得分后的怒吼,眼中迸发的杀气,无不彰显着她作为“关键女王”的霸气。

不仅自己得分,王思雨还不断为队友送出精准传球。特别是与新秀张子宇的连线,她精妙的喂饼让2米26的中国“长人”轻松得分。

正如解说员杨健所言,王思雨是“中国女篮给张子宇喂球做得最好的后卫”。

然而,这场精彩表现背后,却是一颗不甘的心。颁奖仪式上,王思雨泪流满面,迅速摘下铜牌的动作透露出她内心的失望。

赛后接受采访时,29岁的王思雨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

“虽然心里有不甘,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挽回昨天这场失利。但是我还是会继续前进。”

她更是称这场比赛为“最后一舞”,采访结束时与隋菲菲拥抱叹气的一幕,让人不禁猜测她是否暗示即将告别国家队。

与此同时,宫鲁鸣被推上风口浪尖,他到底说了些什么,为何言论会引发争议呢?

争议言论:主帅“及格分”引爆舆论风暴

季军战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宫鲁鸣的一番言论引发了轩然大波。他表示:

“这次亚洲杯对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算是一个小考,我们给自己打一个及格分数。”

这一评价立即在球迷中引起强烈反弹。

在多数球迷看来,作为卫冕冠军的中国女篮,拥有主场优势和双塔组合的实力加持,却未能打进决赛,如何能称为“及格”?

球迷们指出,中国队虽然在比赛中四战三胜,但唯一关键的半决赛却输给了日本队,暴露出战术被碾压、防守策略不当、临场应变能力不足等问题。

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未来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难有突破。

对于新秀张子宇,宫鲁鸣的评价也饱受质疑。

他指出张子宇身高优势明显,但防守是她的最大短板,需要增加活动范围,提升进攻手段和传球能力。

然而球迷认为,18岁的张子宇首次参加成年国际赛事就有如此表现已属难得,而教练未能为她设计合适的战术系统,反而让她暴露弱点,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随着对宫鲁鸣批评声的不断高涨,部分激进球迷甚至喊出了“下课”的口号。可如今的中国女篮,还处于新老交替之中……

新老交替:老将泪别与青春崛起

季军战的领奖台上,不只有王思雨流泪,杨力维和黄思静同样泪洒现场。

作为中国女篮的老将,她们都清楚,这可能是她们最后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亚洲杯了。

黄思静作为队内经验最丰富的球员之一,她的角色早已从得分手,转变为稳定器。

但年龄和伤病不会说谎,她的上场时间在减少,而年轻球员的崛起也在加速这一代人的退场。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杨力维身上,这位曾经的核心后卫,如今更多是在关键时刻提供经验,而非全场主导进攻。

但老将的淡出,恰恰给了新人机会。18岁的张子宇无疑是本届赛事最受关注的新星,2米26的身高让她在篮下几乎无人能挡,场均15.6分的效率足以证明她的潜力。

不过,成年组的比赛节奏和对抗强度还是让她暴露了短板——防守端的移动问题、面对包夹时的出球选择,都提醒着球迷,她的成长还需要时间。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杨舒予,她在进攻端的果断和投射能力,让她成为这支球队外线的重要火力点。

尽管最终成绩不如预期,但她的表现证明,中国女篮的后卫线并非没有未来。

新老交替从来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它需要老将的传帮带,也需要新人的快速适应。

黄思静、王思雨这一批球员的逐渐退场,意味着韩旭、张子宇这一代必须更快挑起大梁。

而教练组的任务,就是让这个过程少走弯路——比如,别让张子宇只是“站着打球”,也别让杨舒予的进攻才华被战术埋没。

中国女篮的未来,既取决于年轻人的成长速度,也取决于球队如何平衡当下的成绩和长远的建设。

在老将泪别之际,年轻一代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承担更大责任。然而,队伍的重组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后卫线上的短板,又该如何弥补?

后卫之困:中国女篮的致命软肋

本届亚洲杯暴露出中国女篮在后卫位置上的严重短板。首发控卫李缘的表现令人失望,五场比赛仅得8分,其中三场比赛颗粒无收。

她既缺乏稳定的投篮能力,又没有强势的突破和组织能力,这让球迷质疑为何主教练要重点培养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思雨的出色表现。

但令人费解的是,在前四场比赛中,王思雨每场上场时间最多只有13分钟,轮换顺序排在李缘和杨力维之后。

直到季军战才获得更多出场时间,并交出了出色表现。

作为中国女篮最擅长发动快攻和给张子宇喂球的后卫,王思雨的价值不言而喻。

正如解说员所言,“就像姚明身边有个刘炜,张子宇身边最好能有王思雨喂球。”

然而,如果王思雨真的选择离队,中国女篮的后卫线将面临更大的人才缺口。

目前29岁的王思雨,以她的状态完全可以继续为国家队效力至少两三年,甚至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都不是问题。

但她的去留,可能将影响中国女篮未来几年的战术体系和比赛风格。

后卫线上的短板如不能及时补强,未来面对世界强队时,中国女篮仍将难以突破瓶颈。那么,中国女篮应该如何解决这一困境?

前路漫漫:反思与重建之路

尽管以一场大胜收官,但季军的成绩距离中国女篮卫冕冠军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纵观整个赛事,这支中国女篮在阵容搭配、战术体系、心态调整、体能储备、关键球处理等多个方面都暴露出问题。

宫鲁鸣在赛后表示,球队不会因为这次失利而改变未来的备战计划。但显然,不做出任何调整,很难期待不同的结果。

中国女篮需要认真总结本届亚洲杯的经验教训,从战术体系到球员使用,都需要作出合理调整。

在2025年女篮亚洲杯的大结局中,澳大利亚决赛力克日本,首次加冕冠军创造历史;而中国队则以季军收官。

澳大利亚队的崛起,也为亚洲女篮格局带来新的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女篮要想重回巅峰,除了内部反思与调整外,还需要借鉴其他强队的成功经验。

季军的成绩或许不如人意,但它可以成为中国女篮新一轮成长的起点。只要正视问题,勇于改变,未来的道路仍充满希望。

毕竟,真正的强者不是不会跌倒,而是懂得如何从跌倒中站起来,变得更加强大。

在未来的比赛中,我们期待看到一支更加成熟、更加强大的中国女篮,重新登上亚洲之巅,挑战世界强队。

而这一切,都将从正视本届亚洲杯的失利开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原文刊载潮新闻客户端2025-07-20关于“中国女篮大胜韩国,获得亚洲杯季军,宫鲁鸣给女篮小考打及格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体育   女篮   季军   意味深长   赛后   中国   鲁鸣   亚洲杯   日本队   战术   后卫   中国队   球迷   老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