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后来,市场确实逐渐好起来了。
——《A500指数初岁月》
◇
转眼2025年也将进入最后一个月,剩下不到30个交易日。回顾这一年的投资让人思绪万千,走到这里,恐高与贪婪仍在交替上演,越近年尾,波动越大。
本周创下今年最大周跌幅,除了几大银行与“两桶油”护盘之外,多数个股的跌幅甚至比大盘更加剧烈,投资者账户痛感明显。
受联储降息预期回落、“AI泡沫”言论影响,全球风险资产跟随美股同步调整,在充满意外的时代,“意外”本身已成为常态。加之A股近期情绪原本不亢奋,如今进一步承压。
事实上,不同市场环境下,思考回调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如果我们预判中长期处在一个走好的环境,那么短期出现回调更多的是要考虑持仓的均衡、安全边际和性价比。
深入理解波动、善于利用波动,帮我们赚到钱,这才是紧要的。加仓怕跌、减仓怕涨,此时持仓覆盖均衡、且心态更加从容的A500核心宽基,被很多人想起。
#理解波动
年尾,还是鱼尾?
“垃圾时间”,或许是不少投资者对眼下A股行情的共同感受。一边是科技股的持续退潮,一边是多个热点散乱登场,难以凝聚合力。
在科技主线停歇的日子里,资金不愿空等。可惜的是,缺乏硬逻辑支撑的板块难以形成持续攻势,至今仍未出现能真正接棒科技的新主线。
当多空分歧加剧,投资者的纠结感愈发强烈。持仓选择变得格外艰难——加仓怕跌,减仓怕涨。此时的关键,在于谁看得更远;核心,在于能否在相对安全的区域,配置更多的筹码。
站在关口展望后市,我们有两个基本判断:
第一,此前的行情绝非短期情绪推动的昙花一现,我们依然不改长期看多的底色。

(来源:申万宏源证券)
海外“AI泡沫论”与降息预期回撤,是近日A股调整的导火索。且不论海外AI是否真实泡沫,A股并未如美股般过度依赖少数科技巨头的拉动,整体估值也处于更合理的区间。海外调整传导而来的压力,更多是情绪面的短期扰动,并不足以扭转A股自身的运行轨迹。
从A股自身周期看,去年底以来,行情的驱动力始终清晰: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再配置需求、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坚定扶持,以及整体估值修复与扩张的潜力。
在此背景下,A股长期上行的趋势并未改变。三季度结构性涨幅较大后,四季度出现调整与风格再平衡实属预期之中,基本符合历史上“春季躁动”前的回调规律。
当前全A已调整至60日均线以下,历史经验来看,后续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短期消化后市场或将重回涨势。

其次,尽管短期我们选择进行对冲波动配置,但AI科技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这是不能放松的政策主线。
结合十五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浓缩成一句话就是“采取超常规措施支持科技创新”。有这样的背书,意味着市场的想象力与注意力很难偏离,所以科技板块会有波动,依然是未来行情离不开的主线。
有人聊起“AI泡沫”,观察来看,当前的AI,仍处于产业化早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高速公路已修好,但车辆尚未大规模跑起来。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9 月发布的研究,当前AI 工具在工作与非工作场景中的使用率分别为 26.4%与 33.7%,整体仍处于技术普及曲线的初期阶段。参照下图个人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历史技术普及路径,往后AI 工具的使用预计将进入加速渗透阶段,带动相关产业链需求持续释放,那么也将带来未来数年的主线机会。

当然,一场轰轰烈烈的成长行业景气行情,中间有多少颠簸和纠结,唯有持有人心里清楚,站在当下时点更是感到无措。
#应对策略
胜率优先,兼顾赔率
站在四季度末,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呢?如果你和挖掘基一样相信眼前只是远期行情里的短期波动,那么它通常是解决投资者持仓单一以及“踏空”的合适时机,是一种能够加以利用的回调。
我们跳出当前的市场来做一个思想测验,上图展示了四条走势线,分别代表面对市场风格变化时的三种典型投资思维:

数据来源:Wind,区间2003.1-2025.11,采用对应指数测算,均衡配置(50%大盘成长+50%大盘价值季度再平衡)
第一种是押注单一风格,即①大盘价值或③大盘成长。这种策略的潜在问题在于收益表现可能高度两极分化:有可能获取阶段最高回报,也可能因风格轮动而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
第二种是追逐市场热点,即④“追涨”策略。这类策略波动极大,虽可能短期表现突出,但也常伴随大幅回撤。最终,代表追涨的蓝色走势线反而表现最弱,印证了我们一贯的观点:盲目追逐热点,往往难以持续。
第三种是均衡配置,即②“50%大盘成长 + 50%大盘价值,每季度再平衡”。这是一种能让人“睡得着觉”的策略。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风格切换,因为无论哪种风格占优,组合都能获取市场平均或以上的回报。从结果看,该策略在四条线中排名第二,表现更具韧性。
在投资中,胜率与赔率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维度。胜率代表赚钱的概率,赔率关乎盈利的幅度。现实中,我们往往难以同时兼得高胜率与高赔率。
是呀,一场轰轰烈烈的行情中间有多少颠簸,唯有持有人清楚。这不禁让人想起“上梁”习俗:邻里新建房屋上梁时,主家从屋顶抛洒糖果糕点,人群随之涌动争抢。喧闹之中,盲目跟随者往往收获寥寥。
而总有人选择立于原地,不争不抢,反而接得满怀。更有心者,倒撑开一把伞,从容扩大自己的“收获半径”。投资之道,何其相似。
当市场对“风格再平衡”已开始定价,A500的均衡属性使其更适合被视作一种“基础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全景缩影”,正在成为当下资金跃跃欲试的方向。
#加以利用
年末想起A500
就又说到了A500。此时此刻,上一个冬天——A500指数的初岁月仍历历在目。
去年9月23日,中证指数公司正式发布中证A500指数;10月18日傍晚,华夏A500指数产品重磅获批,经历发售、结募与建仓期,11月18日产品打开申购,华夏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进入投资者视野——故事,走向了更远处。
说来也巧,彼时市场一度“风雨飘摇”,而中证A500的横空出世,有如一剂强心剂。不知它是否本就属于“924”救市政策中的一环,但后来,市场确实逐渐好起来了。
因此,发布节点正好落在全市场估值低位区间的A500,也成为能够捕捉本轮大级别行情收益的指数之一,堪称“生逢其时”的代表。这个指数,对于财富管理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很难没有感情。
如今想来,其间种种,千变万化。挖掘基接触的不少客户是在2024年11月买入A500的,持有至今期间最高涨幅达35.94%。那些耐心持有或在低位补仓的客户,最终都获得了可观的回报(数据来源:Wind)。
中证A500作为新一代“核新宽基”,从各行业选取500只市值较大、流动性好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覆盖全部中证二级行业与约98%的三级行业。其编制自带均衡的“哑铃型”策略:既有大盘偏价值、历史分红较好、长期稳健的成熟行业龙头,也包含成长性良好、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创新领域领军企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
这种结构使它在风格上不极端偏向任何一方,优势体现在大小盘均衡、行业分布广、风格适应性强。

既保留大盘蓝筹的稳定,也纳入中小盘的成长潜力;行业覆盖消费、金融、科技、新能源等多个领域,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行业。
从因子暴露来看,A500指数在Beta、市值、成长、红利等维度上均较为均衡,使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有表现出色的机会。(来源:天风证券)

如上图研究所示,像A500这类具备行业均衡特征的指数,长期有望跑赢纯市值筛选的指数,是一种可推导的数学规律。(来源:天风证券)
今年来,随着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场,权重资产的波动显著降低,A500同样受益于这一结构性变化。正如分析师张瑜所写的观点:一个资产,若收益不变而波动率下降,就意味着风险调整后收益的上升——这本身就是一种“变好”。
眼下,经历过A股牛熊周期的投资者,明明知道科技未来还有行情,却似乎也不敢盲目重仓,而持仓覆盖均衡的A500核心宽基,被很多人想起并利用,用自带的“哑铃策略”,去应对市场的复杂。
◇
这一年走到这里,恐高与贪婪仍在交替上演,故事仍在继续。无论结局如何,能在喧嚣中保持节奏、在分化中维持平衡,本身就是一种远见。
一年前,通过A500ETF基金们所汇聚的资金,成为了扭转局面的力量。而今,当短期市场相对未知的时候,像A500这样的宽基工具,配起来或许也更有期待。
风险提示: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