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古月突发疾病去世,妻子披露:他有个生活习惯不太好

古月,银幕上毛泽东的代名词,2005年突然离世,留下一串未尽的角色和无尽的唏嘘。他从孤儿到特型演员,人生像开了挂,却因一个坏习惯折了寿。妻子一句“他有个生活习惯不太好”,道尽了背后的隐患。

从孤儿到军旅,画笔勾勒人生路

古月,原名胡诗学,1937年出生在湖北武汉,三岁就没了爹妈,成了孤儿。后来流落到广西南宁一所孤儿院,日子过得苦哈哈。1949年南宁解放,解放军第十三军文工团来了,孤儿院的管理者早跑得没影儿,留下几十个孩子自己烧水做饭。

胡诗学才11岁,瘦得跟竹竿似的,裹着破棉袄,戴顶蓝白瓜皮帽,跟着部队走了。文工团看这些孩子怪可怜的,决定把他们收进部队,胡诗学就这么入了伍,开始了新生活。

到了部队,他被分到音乐队,白天跟着队伍行军,晚上敲乐器演出,累得够呛,可他从没吭过声。音乐不是他的菜,画画才是真爱。

攒了点钱,他买了白纸和铅笔,晚上就趴在营房里画,油灯一晃一晃的,照得纸上影子乱动。有空他就跑去找文工团的美工师傅学两手,后来还碰上个广州来的美术老师,教他画人物肖像,手艺越练越扎实。这画画的本事,往后还帮了他大忙。

改革开放后,影视圈热闹起来,文化部四处找能演领袖的特型演员。胡诗学一米八的个子,宽脑门,大脸盘,眼神亮得像灯泡,活脱脱像年轻时的毛泽东。1978年,他出差坐火车,有个乘客盯着他看半天,掏出张毛泽东画像一比,嚷嚷着:“你这长相,跟主席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回家一试,往桌子边一靠,学着抽烟的姿势,妻子桂萍拍手叫好。

1979年,总政文化部的胡可来昆明,瞅见他这模样,立马安排化妆拍照,照片送到了北京。叶剑英元帅拿着放大镜,一张张看,最后在胡诗学的照片上画了个红圈。他改名古月,姓“胡”拆成“古”和“月”,从此踏上了演员路。

古月起初有点儿怂,39岁了,好歹是个团级干部,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改行当演员,风险不是一般大。他没学过表演,怕演砸了给领袖形象抹黑。可妻子桂萍给他打气,说演主席是报答组织、报答恩人的机会。他一咬牙,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9年,《西安事变》剧组面试,他凭着看报纸听广播攒的那点感觉,演了一段小品,皱着眉,掏出烟和火柴,学着毛泽东的腔调说话。导演成荫看得直拍大腿,当场拍板让他演。从这开始,古月跟“毛泽东”这角色绑在了一起,84次出演,愣是没接过别的角色。

嗜酒桑拿,健康隐患步步紧逼

到了2005年,古月都68岁了,头发花白,可还在影视圈里忙活,想拍几部关于毛泽东晚年的片子。身体看着还行,可谁知道,坏习惯早给他挖了个大坑。

6月底,他跟一帮特型演员去桂林,参加中国电影百年庆典,活动完又去了广东中山和深圳晃悠。7月2日晚上,他在深圳跟朋友聚餐,桌上粤菜热气腾腾,酒瓶子来回倒,喝得脸红脖子粗。他乐呵呵地举杯,衬衫袖子卷到胳膊肘,汗珠子挂在额头上。

吃完饭,深圳的夜闷得像蒸笼,古月提议去桑拿房出出汗,说这招能解酒。进了桑拿房,木头墙散发着松木味儿,热气往上窜,蒸汽白花花的。

他裹着白毛巾,往木凳上一坐,汗顺着脸往下淌,跟朋友聊着拍戏的老故事,手还比划了两下。没过十来分钟,他脸色一变,眉头拧成疙瘩,右手死死捂住胸口,手指攥得发白,喘气跟拉风箱似的,越来越费劲。朋友一看不对,赶紧扶他出去。

回到酒店,空调冷气吹得窗帘晃悠,古月躺床上,脸色青得吓人,汗把床单都湿透了。妻子桂萍慌了,手忙脚乱拨120,电话那头的声音断断续续。她攥着电话,跑回床边,手抓着古月的手,想让他缓口气。他的胸口一起一伏,嘴唇抖得厉害。

急救车呼啸着来了,医护人员冲进房间,氧气面罩扣在他脸上,电除颤仪嗡嗡响,医生按着他的胸口使劲抢救。他抓着医生的白大褂,手指发僵,声音断续,喊着难受。医护人员满头汗,仪器屏幕上的线条却越来越平。

送到三水市人民医院,时间是晚上11点09分,心电图已经是一条直线,电击、溶栓都试了,眼珠固定,瞳孔放大,医生摇摇头,宣布抢救无效。古月走了,68岁。

这事儿来得太突然,身边人都懵了。古月平时没啥大毛病,心脏病更是从没听说过,咋就这么没了?医生说,大面积心肌梗塞,根子在他多年的生活习惯上。

拍戏那些年,他作息乱得像没谱的钟,熬夜赶戏是家常便饭,吃饭也不规律,剧组的盒饭油大盐多,体重一直往下坠,可他不爱运动,胖得衣服都绷紧了。喝酒是他甩不掉的爱好,拍戏空档,导演演员聚一块儿,酒杯端起来就放不下来,喝完脸红得跟关公似的。

最要命的是他爱酒后桑拿。从年轻时起,喝完酒他就往桑拿房钻,觉得出一身汗,酒劲儿就散了,浑身舒坦。拍《开国大典》那会儿,收工后他常跟人去桑拿,蒸汽里裹着毛巾,汗滴答滴答往下掉,他还觉得这能顶运动。朋友劝过他,少喝点,少蒸点,他笑笑,摆摆手,说这么多年都这样,没啥事儿。

殊不知,酒精本来就让血流加速,血管扩张,再加上桑拿的高温,心脏跟超负荷的马达似的,嗡嗡直响。医生说,酒后桑拿还伤肝,耗葡萄糖,容易低血糖,心脏供血跟不上,血管硬化一点点加重,迟早得出事。那晚,酒精加高温,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古月的习惯不是个例。特型演员卢奇也说过,他们那帮人聚会后爱去桑拿,图个放松。可古月的身体早被掏空,冠状动脉硬化悄无声息地堆积,血管堵得像老化的水管,酒后桑拿就是点燃的导火索。医生事后分析,他的心血管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攒下的,嗜酒、不运动、作息乱,再加上桑拿的反复刺激,心脏早就在超负荷运转。那晚的桑拿房,成了他生命的终点站。

银幕永存,健康教训警后人

古月走了,消息像炸雷,震得影视圈和观众心里空落落的。7月5日,广州殡仪馆白云厅办了追悼会,白花堆得像小山,哀乐低低地响。古月的妻子张燕、儿子、两个女儿,还有姐姐胡敏都来了,站在遗像前,低着头。八一电影制片厂、广州军区的代表送来花圈,当地观众也赶过来,手里攥着菊花,排队送别。

有人低声念叨着《西安事变》里他点烟的动作,还有《四渡赤水》里他指挥若定的样子。遗体在广州火化,骨灰送回北京,追悼会参照陈逸飞的规格办,更多同行和观众来送行,雨丝飘着,伞下的人群久久不散。

古月这辈子,像坐了过山车。从孤儿到文化干部,再到“毛泽东专业户”,39岁改行,豁出去前途,84次演同一个角色,没接过广告,没演过别人,愣是把毛泽东的形象刻进了观众心里。

1993年,他去洛杉矶参加电影展,华人挤满机场,高喊“毛主席万岁”,连外国观众都为他鼓掌,斯通导演还想拉他合作一把。他的表演,带着历史的温度,让人一看就眼热。拍戏时,他为了角色增肥减肥,研究纪录片到半夜,书翻得边都卷了,硬是把毛泽东的神韵给演活了。

可叹的是,健康没跟上他的拼劲。嗜酒、熬夜、不运动,酒后桑拿,这些坏习惯像慢性毒药,一点一点啃他的命。他的离去,敲响了警钟,健康这东西,平时不注意,关键时候要命。医生说了,心血管病不是一天得的,生活习惯得改,不然谁都扛不住。古月的故事,让人惋惜,也让人警醒,身体是本钱,甭管多大成就,没了健康,全是白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4

标签:娱乐   妻子   疾病   桑拿   演员   西安事变   文工团   嗜酒   孤儿   酒后   观众   角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