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水果的室温保质期可以延长至原来的2—5倍?
保存难度极大的鲜切水果拼盘,在冷藏条件下能保鲜10天,色泽、口感几乎与刚切开时一样?!
最近,一种关于水果保鲜涂层的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听到“涂层”这俩字,大家会不会有点紧张?
是像给苹果打工业蜡那样保持光鲜吗?是给水果喷“防腐剂”吗?
大家尽可放心,都不是!
这保鲜涂层,是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杨鹏课题组成功开发的一种可食用的、蛋白质基的,水果涂层,这东西有多神奇,且听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首先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水果为啥这么“娇气”呢?这个夏天,《长安的荔枝》席卷了大家的手机屏幕,荔枝属于水果中的顶级“娇嫩”派,就是到了现在,也给物流快递带来不小的挑战。
其他水果,像香蕉、苹果、梨子、蜜桃、猕猴桃,虽然不像荔枝那么娇贵,但也都离不开“保鲜”课题,可以说,谁掌握了保鲜的密码,谁就解决了水果产业的痛点。
水果的“娇气”有其“内因”——那就是水果的自身代谢。
像苹果、香蕉这些水果,在采摘后还会持续进行“呼吸”,释放乙烯气体让自己继续成熟。同时,在储存过程中随着水分和营养的不断流失,水果的口感风味不断下降、外观逐渐“蔫巴”。
同时还有,“外敌”——真菌,他们“虎视眈眈”,趁机而入,通过分泌胞外酶破坏水果表皮,消耗水果营养物质,劣化感官品质甚至产生毒素。说句大家都听得懂的,就是“水果烂了”。
第二个问题,杨教授团队的保鲜涂层有啥特殊的本事,能给水果当“金钟罩”“铁布衫”?
这种保鲜涂层针对水果变质的内外因素各有一手。
对内,涂层相当于给水果穿了一层“防护服”,在保持低透气性的同时隔绝氧气进入,让水果的“呼吸”慢下来,锁住水分,延缓水果的风味流失。
对外,科学家们将人体内天然存在抗菌蛋白——溶菌酶和具有抗氧化特性的半胱氨酸混合,让这层防护衣具备了杀菌作用,真菌见之闻风丧胆,也就没力气霍霍水果了。
这“里外一起防”的组合拳,就像给水果打造了一个“智能保鲜舱”,实现了水果新鲜度的全方位防护。
第三个问题,凭啥让咱相信这黑科技是安全的?
这种技术可不是给水果刷防腐剂、保鲜剂,这种水果涂层是由蛋白质淀粉样聚集体制成的,是天然可食用材料,进入人体后能够被安全分解。而且,涂层清水一洗即掉,绝对让咱吃得安心,堪称“懒人福音”!
除了成分友好之外,这层“防护服”还能实现环境友好。与传统高成本、高能耗的冷链保鲜相比,这项新技术不仅便于常温储存,还能省下巨量电费,减少90%的碳排放。比如在传统冷链存储下,圣女果的保质期只有4天,每千克产生约0.055千克碳排放;而使用涂层技术处理后,圣女果可在室温下保存10天,碳排放仅为冷藏保鲜的十分之一。最重要的是,使用涂层后每公斤保鲜成本仅需6毛5,具有超绝性价比。等大规模生产铺开,价格还能更便宜!
畅想一下,在未来,如果每颗水果都能穿上这层“防护服”,咱们在家里保存的水果更耐放了,从远方运来的水果说不定更便宜,实现“水果自由”更轻松!这不得给咱中国科学家的智慧狠狠点个赞。
这个“黑科技”您觉得咋样?您还有啥水果保鲜小妙招?来评论区聊聊吧~。
作者:李忆宁
编辑:杜娟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