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友的误区:靠运动降血糖!

不吃药如何让血糖下降?可能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运动!的确,运动不需要额外花费,场地灵活,公园、街道甚至家里都能进行。而且运动确实能消耗能量,而糖本身就是一种能量来源,因此运动后血糖往往会降低。

但我想告诉大家:运动并不是真正从根源上降糖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不妨想想,为什么很多人长期几乎没有运动习惯,血糖却一直正常?甚至有些朋友日常很少活动,血糖也没有超标?这其实说明,正常人并不是依靠运动来调控血糖的——这句话非常重要。

血糖的稳定受多重因素影响,运动、节食或药物都可能暂时让它下降,但人体真正的血糖调节中枢,并不依赖于外在行为,而是身体内部的两个核心器官:胰岛和肝脏。

胰岛是干什么的?糖友们都明白,它负责分泌胰岛素。那胰岛素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只知道“能降糖”,但并不清楚原理。其实胰岛素就像一名“信使”,它前往肝脏传递一个重要信号:血液中糖分过高,需要回收贮存。肝脏接收到指令后,就会将多余的血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这个过程好比把糖打包、串联、折叠、压缩存放。

而当血糖偏低时,胰岛则会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样通知肝脏:现在血糖不足,请释放之前存储的糖原。肝脏便会分解糖原,将葡萄糖重新释放进血液。正因为有这样一套精密的调节机制,健康人的血糖才能始终维持稳定。这与运动与否,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那么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1型是胰岛功能受损,无法分泌胰岛素;而2型患者大多数胰岛功能并无异常,甚至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常人。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既然血糖调控的关键机构是胰岛和肝脏,而胰岛没事,那就很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

长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酒、熬夜、高糖饮食等等,导致肝脏负荷过重、功能受损。即便胰岛素这个“信使”正常传达指令,肝脏也无法有效响应和执行,血糖自然就降不下来。

那么常见的应对方式合理吗?比如吃药?很多降糖药要么是抑制糖分吸收,要么是强制刺激胰岛素分泌——但2型糖友本来就不缺胰岛素,再额外刺激并不能根治问题。而药物长期使用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尤其会扰乱胃肠道功能。要知道,营养吸收全靠肠胃,这里一旦失调,整体健康都会受影响。更关键的是,药物并没有修复肝脏的功能。

真正该做的,是帮助肝脏恢复健康。人体天生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就像骨折之后,补充足够的钙和营养,骨骼就能逐渐愈合。肝脏同样如此——只要给予正确、足量的修复原料,它就能逐步恢复正常的糖代谢功能。肝脏好了,血糖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这是一种顺应人体自然机制的方式,而不是对抗或替代它。

当然具体怎么做,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专业评估和指导。原料补充不是随意吃保健品,必须科学配比、因人而异,错误的方法反而可能加重负担。

如果你也在面对血糖困扰,希望找到更根本的调理方式,欢迎留言“逆糖”,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养生   误区   血糖   肝脏   胰岛   胰岛素   功能   糖原   方式   糖分   药物   信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