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险胜波黑暴露致命短板,战术混乱与后卫顽疾正吞噬最后一点希望。
热身赛虽赢球但暴露的战术执行生涩、后卫线功能性重叠问题,让外界对郭士强挂帅的新一届国家队能否突破亚洲杯困境产生严重质疑。
当对手在第四节祭出高强度防守时,中国队连续被抢断的狼狈画面,折射出球队应对现代篮球体系时的全方位落后。
这场胜利背后藏着太多隐患。
身高2米21的中锋在篮下要不到球,徐杰和廖三宁这对瘦弱双控卫组合被对手针对性包夹,场边波黑教练暴跳如雷的抗议其实反衬出我们的窘迫——当裁判尺度稍紧就原形毕露。
赵睿和胡明轩本该承担持球重任,却频繁陷入无效单打,而李祥波们努力卡出的身位总因传球时机失误变成对手快攻机会。
更值得警惕的是,乔尔杰维奇时代暴露的战术僵化问题未见改善,锋线回防速度慢的老毛病甚至更严重了。
这支球队现在最缺的是场上指挥官。
当郭艾伦这样的突击手被排除在体系之外,关键时刻没人能撕开防线制造杀机。
看看最后时刻被矮个后卫生抢的致命失误,这不只是某个球员的问题,而是整个培养体系对现代控卫认知的偏差。
总指望锋线内线自力更生,却给配不齐能喂饼的后卫,这种建队逻辑本身就有问题。
波黑那记险些逆转的三分更像是记警钟——靠主场哨和运气赢的热身赛,能掩盖多久体系性危机?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