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狂拆中国新能源车,为何越拆越绝望?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近年来,日本车企大量进口中国新能源汽车,然后公开拆解并研究学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丰田汽车日本总部已经持续四五年从中国批量购入比亚迪、五菱、蔚来、极氪等多款新能源电动汽车。

风水轮流转,以前是国产车企业拆日本汽车研究学习。

现在是丰田带头日本主流车企,一起拆中国汽车,研究和学习。

可让丰田想不到的是,拆解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么久了。

却一直无法从中国车身上,找到让日系车再次崛起的密码。

反而,越拆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感到焦虑,越拆越感到绝望。

为什么会这样呢?

拆车容易,复刻技术难

传统油车的核心零部件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依赖机械制动,也是工业制造的集大成之作。

但新能源汽车却有了一条新的产业赛道,去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改为电力驱动,并且建立了核心的三电技术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辛苦建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卡脖子技术,已经对中国车企失效了。

而丰田等日本车企却在电气化转型上,依赖中国供应商企业的三电技术和产品。

在高效率电机方面,中国比亚迪的弗迪动力、华为数字能源和汇川联合动力,稳居市场前三。

在动力电池方面,全球装机量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前十大动力电池制造商,超过6家是中国制造商,日本只有一家松下。

除了核心三电科技,日本车企学不来,就连日本引以为傲的精益生产模式也被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戳破了。

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线,不仅大幅提升汽车量产效率,还做到了低成本生产。

以至于丰田早期在中国市场推动电气化车型,都需要借助广汽和一汽等合资车企的低成本电动生产线,生产日系贴牌电动汽车。

东南亚这一日系车基本盘,也被中国低成本高配置的新能源汽车冲垮,泰国更是主动与中国车企合作,推动本国汽车电气化发展,摆脱日本高价低配置的燃油车垄断。

日系车在燃油车领域,通过整合供应商体系,实现了汽车量产到零部件的整体垄断。

让中国燃油车企需要依赖日系丰田的零部件供应和技术体系,

而如今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也打造了一套全能的自研汽车供应链体系。

比亚迪除了整车制造商这个身份外,还是汽车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也是国内核心三电技术供应商。

以前中国车企拆日本油车。没学到什么技术,现在日本车企想要通过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复刻技术,也很难做到。

拆东西谁都会,但要完好无损装回去,还明白其中技术原理却不容易。

数字科技革命,日系车企落后了

燃油车是工业革命的时代红利,而新能源汽车是数字革命时代红利。

日本燃油车产业能够崛起,除了赶上汽车工业化红利,还在于欧美车企的放行。

日系车靠着欧美车企转让的技术,开放的市场,推动日系车全球化扩张。

还借助了三次石油危机,成功推出了低价低油耗的经济车型,席卷欧美市场。

但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日本却没有抓住数字智能革命的新机遇,还停留在传统油车的机械制造里。

而中国新能源制造业已经强势崛起,并且生产了全球主要的电动智能汽车。

在智驾领域华为的ADS智驾技术和特斯拉的FSD智驾技术,已经主导了全球汽车智能化的技术路线。

华为的鸿蒙智行帮助赛力斯、江淮、北汽、奇瑞等国内车企完成智能化转型,拿到了下半场智能化赛道的入场券。

而丰田在智能汽车科技领域的技术储备不足。

在线上智能科技领域,丰田的软件技术和算力大数据都是短板。

而在软件技术和算力技术领域中国已经相当先进。

未来的智能汽车产业竞争,第一梯队就是中国和美国,日本车企若再不改变,可能连进入第二梯队的资格也没有。

日本频繁点错科技树

日本车企特别是丰田,都是积极跟上时代的车企,只不过日本车企总是点错科技树。

错失了电气化机会,错失了智能化市场。

在中美日德形成全球汽车电气化共识的时候。

中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走的是电动汽车为主,氢能汽车为辅助的双路线模式。

而日本却押注氢能汽车,结果囤积了大量氢能技术,却没等来氢能汽车风口。

因为氢能汽车成本太高,技术不成熟,不适合大规模商业化。

日本自己也有小算盘,只累积技术,却没有落地应用,想着靠其他国家发展氢能汽车产业链,自己在这条赛道收取专利费,

看似美好的计划,实际上却让日本的氢能技术很快过时,被中美超越。

再说混动汽车领域,日本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丰田的油混车技术,并没有成为市场主流,一直被燃油车压制。

还是近年中国纯电汽车高速增长,带动了混动汽车市场发展。

纯电汽车市场错过了,丰田才开始发力混动汽车市场。

但随着中国增程和插电混动汽车崛起,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已经走在前头,中国混动汽车销量也超越了丰田等日系车企。

日本丰田还积累了固态电池技术,这一次倒是没有点错科技树。

只是深度依赖油车的日本车企,没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技术和市场份额优势。

即使有固态电池技术,也很难竞争过中国的新能源车企,

丰田要推动固态电池汽车,还要面对比亚迪、华为、吉利和奇瑞的竞争压力。

在全球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大背景下,留给燃油车的时间和机会不多了,留给丰田等日本车企的时间和机会也不多了。

你觉得丰田能够复刻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技术和产业模式,实现日本汽车产业的第二春吗?

分享你的观点,一起友好交流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丰田   新能源   中国   绝望   何越   日本   汽车   技术   日本车   燃油   华为   油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