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在山东省聊城市的一个小山村里,年逾古稀的刘金娥老人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看着眼前携手并肩的老夫妻和紧随其后的子女们,刘金娥半晌说不出话来。
最终只冷冷地丢下一句:“你回来晚了,爹娘前几年已经走了。”便转身进了屋。
蔡国栋闻言双膝一软,险些当场跪倒在地,望着眼前那两张冷冰冰的黑白照片。离家半个世纪的他终于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放声大哭起来。
随行而来的年轻人们连忙上前搀扶,一时间场面乱作一团。刘金娥神色冷淡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心中竟生不起半点波澜。
1919年,当时还叫做蔡保光的蔡国栋出生于山东聊城兰沃乡蔡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作为家中唯一男丁的他被视如珠玉,即便是在那个苦难动荡的年代,蔡国栋也受到了十分良好的教育,一路在城里读完中学才回到村里。
回到村里不久后,年仅15岁的蔡国栋便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大三岁的刘金娥成了亲。
刘金娥虽然出身于富贵人家,但就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子一样,刘金娥从未上过一天学,目不识丁甚至还缠了足。
自诩为接受过新式教育的蔡国栋对于这桩包办婚姻可以说是十分反感。
婚后他不仅从未与刘金娥同过房,甚至还在成婚后不久便借着读书的名义再次离开家乡。
面对小丈夫的冷漠态度,刘金娥虽然伤心但并未表现出半点不满。她孝敬公婆操持家务,受到了蔡家除蔡国栋外所有人的喜爱。
可惜刘金娥的勤劳善良并没能换得丈夫回心转意。1937年,刚刚年满十八岁的蔡国栋高中毕业。
自认为已长大成人的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家庭带来束缚,于是他只留下一封薄薄的家书,便孤身一人前往重庆中央大学就读。
一开始蔡国栋还会偶尔与家中通信,直到卢沟桥事变,身处校园中的蔡国栋被迫随校转移至沙坪坝。至此之后的五十年间,蔡国栋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
面对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和饱受压迫的普通百姓,蔡国栋毅然选择了弃笔从戎,加入了国民党的队伍,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空军军官。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蔡国栋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令他心动的女人。为了维持这段关系,蔡国栋向对方刻意隐瞒了刘金娥的存在。
最终在他锲而不舍的追求下,两人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而可怜的刘金娥此时还在家乡默默等候着丈夫的消息。
1949年,国民党节节败退。仓皇之下,国民党决定分批将军队撤离到台湾地区。
其中就包括了担任国民党空军教官的蔡国栋及其妻子。抵达台湾后,蔡国栋并没有如他预想一般得到妥善安置。
他失去了军官工作,一家人生活水平骤然下降,两夫妻只能依靠打零工过活。再加上台湾地区气候炎热,从小生活在北方的蔡国栋根本适应不了当地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在台湾的生活过于艰苦,离家多年的蔡国栋终于再一次回忆起了家乡的人事物。
那个原本在他眼中落后封建的小山村突然变得无比美好。除刘金娥以外有的一切都令他怀念不已。
时间来到1979年,随着大陆与台湾恢复交流,蔡国栋终于再次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书信。
在信中他惊喜地得知,虽然父母已90岁高龄但依然健在。可还没等他高兴多久,就看见了刘金娥为自己守寡四十年的消息。
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打在了蔡国栋的心上,他既想要回乡看望父母,又惧怕面对刘金娥。
再加上两岸政策限制,这一拖又是十年。直到1988年秋天,蔡国栋才在子女的陪同下重新回到暌违已久的故乡。
此时在那里等待着他的除了年迈的刘金娥,就只剩下了一个又一个矮小的坟包。原来早在1979年,收到蔡国栋还在世的消息后不久,蔡国栋父母便双双离世。
紧接着家中其他长辈和两个姐姐也相继离世。只留下最小的妹妹和刘金娥还守在这里。面对坚守了五十年的刘金娥,蔡国栋无言以对。
他与刘金娥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半点感情。若不是思念着家乡的其他亲人,也许他甚至都不愿意回来见刘金娥一面。
刘金娥自然也清楚这一点,面对蔡国栋堪称冷漠的态度她没有半点埋怨。只是简单介绍了家中情况,便再不言语。
见两位老人相顾无言,随行而来的家人们纷纷退场,试图为这对分离了半个世纪的夫妻制造出一个短暂的二人空间。
奈何两人分开实在太久,再加上本就没有感情基础,除了最初的寒暄外,两人竟没有半点话可说。
不久后,蔡国栋一行人动身返回台湾,临行前蔡国栋特地留下一笔钱给刘金娥养老。刘金娥没有推辞,她收下这笔钱,也算为两人这段长达五十年的荒唐婚姻画上了句号。
几年后,执念已了的刘金娥在睡梦中离开人世,她被安葬在蔡国栋父母身边。
石碑上寥寥几个字成为了她与蔡国栋之间婚姻的唯一证明。这个苦等了一辈子的女人在这一刻才终于迎来了独属于她的安宁。
参考资料
凤凰卫视:《台湾老兵:发妻为其守活寡 等待一生见面一小时》
更新时间:2025-05-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