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前,宫女也要净身!她们是如何被处理的?

说到古代宫廷,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皇帝、妃子、太监这些角色,但其实还有一群人也很重要,那就是宫女。

她们是宫里伺候主子的人,地位不高,活儿却不少。近年来古装剧火了,宫女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屏幕上,但剧里那些花里胡哨的剧情跟历史真相差得十万八千里。

尤其是“宫女净身”这个话题,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说这是真事,有人觉得是瞎编。那么,历史上宫女到底要不要“净身”?这事是怎么操作的?

啥是“净身”?为啥会有这事儿?

“净身”这个词,大家可能最熟悉的是跟太监挂钩。

太监净身是为了去掉男性特征,防止他们在宫里惹乱子,同时也保证皇帝的后宫血统纯正。但宫女也要净身?这听起来有点儿玄乎。

其实,宫女净身的说法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时期,目的跟太监差不多——防止宫女跟宫里的男人扯上关系,避免生下不该有的孩子,威胁皇室血脉。

这事儿听起来挺残忍,但封建社会里,皇权至上,宫廷规矩多得吓人。为了保住皇帝的“正统”,这种极端手段还真有人用过。

不过,宫女净身不像太监那样是标配,而是因朝代不同、政策不同,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下面咱就按朝代捋一捋,看看这事到底咋回事。

唐朝:净身手段狠到让人头皮发麻

唐朝是宫女净身传闻最明确的一个朝代。

唐朝宫廷对宫女的管理非常严格,因为那时候宫里不光有皇帝,还有各种宦官、侍卫,人员混杂,皇帝和权臣都怕宫女跟外人勾搭,坏了大事。所以,有些史料里提到,唐朝对部分宫女实施了“净身”。

具体咋弄的呢?

据说当时会用一种很原始的手术方法。相传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会被用上,先把宫女麻倒,然后用工具破坏她们的子宫,让她们彻底丧失生育能力。

还有一种更粗暴的法子,就是用木槌直接敲击宫女的腹部,把子宫砸坏。

这种操作在当时医疗条件差得要命的情况下,风险高得离谱。很多宫女手术后没扛过去,要么感染死了,要么落下终身残疾,能活下来的都是命硬。

为啥这么狠?

唐朝的皇帝和贵族特别看重血统,宫女要是怀了不该怀的孩子,可能会引发政治危机。所以,这种做法虽然残忍,但在当时被认为是为了“宫闱安宁”。

不过,这事不是所有宫女都得经历,一般是针对那些有可能接触皇帝或者高官的宫女,普通干粗活儿的可能就逃过一劫。

明朝:净身刀上线,过程更吓人

到了明朝,宫女净身的说法又有了新花样。

明朝的宫廷制度比唐朝更严密,皇帝对后宫的控制欲也更强。史料里提到,明朝对一些宫女用了所谓的“净身刀”。这玩意是个啥?就是一种专门设计的手术刀,用来切割宫女的生殖器官,直接让她们失去生育能力。

这过程比唐朝还血腥。手术没有现代的消毒条件,刀子下去,血流满地,很多宫女当场就疼晕过去。术后要是感染了,那就基本没救。

当时医学水平低,止血和消炎全靠运气,能活下来全看命。有人统计过,这种手术的死亡率可能高达五成以上,活下来的宫女也多半落下病根儿,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明朝为啥这么干?因为明朝皇帝对宫女的管理特别严苛,尤其是朱元璋当政那会儿,他对宫廷纪律抓得死死的。

宫女要是跟太监或者侍卫传出啥绯闻,轻则打死,重则连累全家。所以,净身成了个“保险措施”,确保宫女没法生孩子,也就断了乱七八糟的念头。

清朝:药物代替刀子,稍微温和点

清朝的宫女净身跟前朝比起来,算是“进步”了点。

到了清朝,统治者可能觉得用刀子太血腥,也太容易引起民愤,所以改进了方法。据说清朝用了一种特殊的药物,让宫女喝下去,就能抑制生育功能。

这种药可能是某种草药配方,具体成分现在不好考证,但效果是让宫女的生理机能受损,丧失生育能力。

这法子比动刀子温和多了,至少表面上看不出伤口,死亡率也低一些。不过,喝药也不是啥好事儿。药物的副作用可能让宫女身体虚弱,有的还会出现内分泌失调,日子照样不好过。

而且,这药也不是每个宫女都得喝,一般是针对那些伺候皇帝或者妃子的高级宫女,普通洒扫宫女可能就不用受这罪。

清朝这么干,可能跟满族入关后的政策调整有关。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汉族的宫廷制度,一方面又不想搞得太血腥,药物净身就成了个折中的选择。

不过,这种做法到清朝后期基本没啥记载,可能是被彻底废了。

除了唐、明、清这几个朝代,其他时期关于宫女净身的记载很少。比如宋朝,宫女选拔更看重家世和品德,没听说过要净身。

元朝宫女多是战俘或者贡女,管理比较粗放,也没啥净身的说法。到了清末,随着封建制度崩塌,宫女净身这种事儿彻底成了历史。

为啥净身不是每个朝代都有呢?

一是技术限制,古代手术风险太大,动不动就死人,皇帝也不想宫里老出人命;二是社会观念变了,后期统治者觉得这种做法太残忍,容易引发不满,就慢慢取消了。

宫女进宫净身前的那些事

净身只是宫女命运的一部分,她们进宫的过程也挺值得说道。不同朝代选宫女的方式不一样,但都挺严格。

宋朝选宫女特别挑剔。早期只从官宦人家挑,平民女子没戏,因为宫女可能升级成妃子,得出身高贵。

后来到了南宋,范围扩大了点,平民家的“良家女”也能试试,但得长得好、有才艺、品德过关。总之,进宫不是随便谁都能去的。

元朝就野蛮多了。早期宫女大多是打仗抓来的战俘,或者地方部落送来的贡女。高丽就经常给元朝送女孩,最小的才几岁,挺惨的。这些女孩子进宫后,基本没啥人权,直接就被训练成宫女。

明朝和清朝的宫女选拔更正规。明朝有时候通过战争抓幼女,训练成宫女;有时候大臣犯事儿,家里的女人就被没收进宫。

清朝是每年从上三旗(满族贵族)里挑十三岁以上的女孩,干到二十五岁就能出宫。选的时候还讲究“命硬”,因为宫里活重、规矩多,命不硬的撑不下来。

进宫后咋样?净身只是开始

宫女进了宫,净身只是第一道坎,后面的日子更不好过。她们的日常就是伺候主子,活多得干不完,待遇还差得要命。

拿清朝举例,宫女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给主子端水、梳头、倒茶。端茶这活儿要求高,手一抖洒了水就得挨罚。

衣服是统一的绿色长袍,头梳珠花髻,平时不许化妆,吃的是米粥加干粮,晚上能有点儿肉菜就不错了。

月钱就两两银子,够买点儿胭脂就不错了。

干活儿没日没夜,晚上值班只能眯一会儿,随时得听着主子召唤。跟家人见面的机会也少,有的宫女一年见一次,有的干脆一辈子见不着。

宫女地位低,挨打挨骂是常事。干活儿出错可能被杖责,严重了还会被关起来甚至处死。有些宫女还会被太监或者皇帝欺负,精神和身体双重受罪。

明朝还有“人贡”制度,外族送来的女孩被当礼物献进宫,命运更惨。

宫女也不是完全逆来顺受。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壬寅宫变”,十六个宫女受够了虐待,想刺杀皇帝,结果没成功,全被抓起来杀了。宫女被逼急了也会拼命,但结局通常很惨。

少数宫女熬到一定岁数能出宫,但出去后也好不到哪去。青春没了,身体垮了,又没啥谋生技能,有的只能去青楼,有的就这么消失了。

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紫禁城的宫女全被赶出去,大多流落街头,结局凄凉。


参考资料:

1、宮女也會被「淨身」處理手段超殘忍 奇摩新聞 2020年3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宫女   满族   明朝   主子   朝代   清朝   唐朝   太监   宫廷   皇帝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