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白云区永平街东平南路两侧商铺林立,道路车水马龙,一派繁忙的景象。谁能想到80多年前,这里曾经被日军占领,附近的居民饱受摧残。这里至今依然保留着日军侵华铁证——侵华日军永平飞机库遗址,目前是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被当地人称为永平飞机库。
位于东平南路的侵华日军永平飞机库遗址。
在东平南路黄草埔公交车站,这里人来人往,却鲜有人会留意到在距离车站几步之遥的地方,有个“张着大嘴”的废弃建筑,它就是永平飞机库。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在此后将近7年的时间里,侵华日军在广州修建了很多军事工程进行防御,其中飞机库是其重要的军事工程。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5个侵华日军飞机库遗址,永平飞机库是其中之一。
永平飞机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弧形,经过岁月的侵蚀,顶上覆盖了厚厚的土层和植被,飞机库内也因为青苔、雨水侵蚀等原因,墙体看起来斑驳、发黑,整体更像一个阴森的岩洞。据资料记载,飞机库库壁厚度0.9米,前拱高约6米,后拱高约3.2米,深约16米,前段宽24米,面积约为375平方米,如贝壳状张开巨口,坚固结实,因其独特的形状,当地人称之为“飞机兜”。
记者了解到,日军修建飞机库时,先用泥堆成一个蟾蜍形状的土堆,然后分6次用水泥浇灌,待水泥干后再把中间的泥土挖出来,便形成了有穹顶的飞机库,一般一至两个月可以建成一个飞机库。一个飞机库大概可以停放一到两架飞机,还搭配修建一条几公里的飞机跑道。
年逾八旬的李记添家住飞机库附近,他告诉记者,当时在东平修建的飞机库一共有5个,一个可以停两架飞机。为了修飞机跑道,日军强迫村民把田里长得好好的稻子拔了,在上面铺上水泥修建飞机跑道。记者从东平联社了解到,据其考证,这5个飞机库还有一个隐藏目的,就是日军想用飞机库诱捕当时前来炸飞机的抗日积极分子。
据介绍,那时候黄草埔一共只有80多人,除了孩子,几乎人人都参与飞机库修建,很多附近村的村民也被迫加入其中。“我的父亲、爷爷都参与修建这个飞机库。大家都知道日本仔是来欺负我们的,不愿意修,但是没有办法。”李记添说,他有一个邻居大伯不愿意修,房子被烧掉了,被欺负得很惨,后来全家移民,不愿意面对这段惨痛经历。李记添回忆道,当时不愿意参与修建飞机库的村民都会被日军狠狠惩罚,而且还会强迫其他村民观看惩罚过程。“日本仔驻扎在这里的几年里,很多人家的房子都被烧掉了,家破人亡。”虽然当时年龄还小,很多当时的场景并没有记忆,但是李记添说,每次看到这个飞机库都会流眼泪,曾经的伤痛难以忘怀。
在飞机库前面,李记添老人向年轻一代讲述当年侵华日军暴行。
飞机库建成后,日军在东平村共停留了3年。后来日本战败,驻扎在东平村的日军仓皇逃跑,能带走的都带走,留下这个笨重的钢筋水泥怪物,一直保留至今。飞机库因其建筑的特殊性,一直都是裸露在外,曾有流浪人员进入里面安家、生火煮饭。因担心飞机库倒塌伤人,东平联社在外围修建了围墙,阻止人员进入。
鉴于飞机库是日军侵华罪证,2005年9月,经过当时的市文广新局鉴定,永平飞机库被列为市级文物登记保护单位,保护名称为“侵华日军永平飞机库遗址”。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在黄草埔公交车站等车的群众主动上前,表示希望多多宣传这处遗址,让子孙后代记住那段惨痛历史。
今年7月,永平飞机库遗址外,原本的荒地被打造成为口袋公园。“接下来,我们将好好利用这处遗址,让它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草埔经济社党支部书记、社长叶绍荣表示,现在生活幸福了,年轻一代更应该不忘国耻,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文 | 杨黛清
图 | 谭札烽
通讯员 | 翁穗萍
编辑 | 方欢欣 陈会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白云融媒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更新时间:2025-08-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