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皮泳衣为什么遭禁,只因黑科技造价高昂,破坏赛事公平?

文| 一线吃瓜菌

编辑| 一线吃瓜菌

前言

被列入竞技类比赛的游泳项目,本该比的是选手的个人硬实力,可部分选手的装备价格堪比奢侈品,尤其是鲨鱼皮游泳衣,让发展中国家选手被迫失去不少优势。

鲨鱼皮泳衣的仿生学原理是什么?它如何通过模仿鲨鱼皮肤结构提升游泳速度?

鲨鱼皮泳衣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以8枚金牌的壮举震惊世界。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胜利背后,有一项黑科技成为热议焦点——Speedo的鲨鱼皮泳衣(LZR Racer)。

这款泳衣不仅改变了游泳比赛的面貌,也让菲尔普斯的传奇表现蒙上了一层科技争议。

菲尔普斯本人对鲨鱼皮泳衣的态度较为坦然,他在自传中表示,泳衣确实有帮助,但最终决定胜负的仍然是运动员自己。

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训练、技术和意志力,再好的泳衣也无法让他站上领奖台。

于是在鲨鱼皮泳衣被禁后,菲尔普斯仍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斩获金牌,证明了他的实力并非依赖科技。

同样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现场,澳大利亚选手埃蒙·沙利文以47秒05的成绩夺冠,他也穿上了鲨鱼游泳衣这件高科技战袍。

这件价值550美元的高科技战袍,在当年帮助运动员打破了25项世界纪录。

国际泳联在2009年颁布的禁令,才让这场持续九年的鲨鱼游泳衣盛况戛然而止。

因为2009年,国际泳联终于出台禁令,规定泳衣必须回归纺织材料,并限制覆盖面积,这一决定终结了鲨鱼皮泳衣时代,也让菲尔普斯的北京奥运表现成为绝唱。

但鲨鱼游泳衣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984年,美国海军研究所的弗兰克·费什博士在研究潜艇减阻技术时,意外发现了鲨鱼皮肤的奥秘。

电子显微镜显示,大白鲨腹部每平方毫米分布着200个微型盾鳞,这些0.07毫米高的齿状结构呈40度斜向排列。

流体力学实验证明,盾鳞产生的微涡流能减少8%表皮摩擦,纵向沟槽结构可抑制湍流产生,动态调节机制能根据游速自动优化水流。

但这项发现尘封十五年,直到1998年被Speedo公司的材料学家杰森·拉金重新发掘。

1999年启动的“Fastskin计划”遭遇重重困难。初期样品使用硅胶材质,遇水后突起结构膨胀变形,反而增加5%阻力。

转折点出现在2000年3月,工程师们发现,聚氨酯材料能完美保持0.07毫米突起高度,V形排列角度必须与水流方向呈黄金40度,接缝处需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消除湍流。

悉尼奥运会前三个月,第一代鲨鱼皮泳衣终于问世,每件泳衣包含 950万个人工盾鳞,38米超声波焊接缝线,15处肌肉压缩带,这对运动员有很大的帮助。

2000年9月16日,穿着鲨鱼皮泳衣的伊恩·索普,就在400米自由泳中游出3分40秒59。

高速摄像机显示,他入水气泡减少37%,每次划水推进力提升12%,转身耗时缩短0.3秒。

甚至悉尼奥运会诞生15项游泳世界记录里,13项由鲨鱼皮选手创造, 200米自由泳前五名成绩全部超越上届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第四代LZR Racer问世,NASA风洞测试显示,聚四氟乙烯涂层使表面疏水性提升60%,全身压缩设计减少肌肉振动能耗,浮力相当于降低5%体脂率。

它的效果堪称恐怖,全球108项游泳纪录中103项由其创造,200米自由泳成绩比雅典奥运会快4秒,业余选手穿着它可达到专业级水平。

2009年世锦赛前夕,泳坛分裂为两大阵营,有鲨鱼皮游泳衣的美国队每年投入270万美元装备经费,每件泳衣使用6次后强制报废,选手需定制3D扫描体型数据。

而没有鲨鱼皮游泳衣的团队,只能勤俭节约,比如津巴布韦选手用砂纸打磨普通泳衣,朝鲜队仿制泳衣导致多人皮肤溃烂,巴西队被迫削减训练经费购买装备,但无论如何,运动员该有的体育精神不能丢。

体育精神不能丢

哈佛大学的研究透露,青少年选手训练量下降20%,转而追求装备,历史纪录集体作废引发认知混乱,商业赞助决定比赛结果的趋势加剧。

2009年罗马世锦赛,发生了一个典型的例子,英国选手格梅尔因泳衣破裂丢掉金牌,检测显示泳衣提供2.3公斤额外浮力,43项世界纪录中41项由穿高科技泳衣选手创造。

于是2009年7月的特别会议上,各方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科技进步不可阻挡,鲨鱼皮游泳衣可以提升观赏性和商业价值。

抛开这些不谈,游泳衣带动的相关产业,预估每年带来3亿美元产业规模。

可带着传统观念的人却认为,鲨鱼皮游泳衣违背“肉体竞技”本质,制造出了新的不公平,甚至威胁运动员健康(已出现17例循环系统损伤)。

于是才有了相关禁令,禁令实施后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2010年全球游泳纪录打破次数下降87%。从此运动员们重新专注技术训练,他们的相关装备研发转向合规领域(如无接缝编织)。

泳衣科技对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到0.34%,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肌肉力量,重新成为决定性因素,发展中国家的运动员也能参与公平竞争,努力让奖牌数回升35%。

如今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里,陈列着最后一件LZR Racer泳衣,展柜旁的触控屏记录着两个数据。

一个是它曾助力创造216项世界纪录,还有一个是,它的禁用让游泳回归人体极限挑战。

科技影响到竞技比赛的本质时,我们就需要在创新与传承之间找到平衡,于是国际泳联最终采纳的准则是,可以追求更快,但不能忘记为何出发。

新一届洛杉矶奥运会即将到来,相信新一代运动员会证明,真正的体育精神,永远流淌在血脉里,而非编织在面料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体育   泳衣   鲨鱼   造价   赛事   公平   科技   游泳衣   选手   运动员   自由泳   游泳   禁令   装备   高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