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童失联不到24小时,恶心一幕出现,精神状态差只是冰山一角

前段时间福建男童的悲剧还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一起让人揪心的失踪案,一位只有7岁的男孩,在参加夏令营的过程中走丢在深山野外。

最主要的是这个男孩还患有自闭症,一个正常的孩子走丢都已经很难搜寻了,更何况是不愿与人交流的自闭症患者,很可能都无法发出求救的信号,事情发生后网友们曝光了当时男孩的精神状况,但更让人寒心的是网友们对他父母的指责。

男孩为何会在众目睽睽下突然走丢?他的父母到底有没有责任?

相似的走丢环境

这次男孩走丢的地方,和之前福建8岁男童的情况非常相似,也是山上,而且是地形比较复杂的野外环境,这次发生事故的山,就是云南大理的苍山,去过大理的人,都知道那里的美,天空蓝得像调了颜色,洱海静静铺在脚下,远处的苍山仿佛一堵连天的青墙。

可如果只是站在远处拍照,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这片美景里藏着多大的危险,苍山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山峰,而是十九座高山连在一起,海拔最低的都超过三千米,最高的马龙峰有四千一百多米,而这次出事的地方是小岑峰:海拔 4092 米,比黄山最高峰高出整整一千多米。

这种高度,不是普通郊游那么简单,空气稀薄,体力消耗大,一不小心就会头晕乏力,甚至失温,山里的路,是那种你一看就知道麻烦的,又窄又陡,岔口多得像迷宫,很多地方被灌木和藤蔓遮得严严实实,走着走着就得拨开树枝,鞋底也会被湿滑的泥土粘住。

更别说悬崖边上没有护栏,掉下去,连喊救命的机会都没有,山的天气,也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上午可能阳光明媚,下午就能乌云压顶,雨点砸下来跟下冰雹似的,夜里气温骤降到十度左右,在山风里待十分钟,手就冻得麻木。

成年人没装备都得哆嗦,更何况是个七岁的小孩,还只穿着单衣,最要命的是,苍山的通讯条件极差。一旦深入山里,手机几乎全程没信号,当地人还说,有些地方磁场干扰大,就连专业定位设备都不好使,也就是说一旦走丢,那就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不仅如此,山里有野生动物活动,有时会遇到蛇和野猪,甚至偶尔有猛兽下山觅食。对于一个不会主动求救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致命威胁,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这个7岁的自闭症小男孩突然消失。

搜救人员第一时间进山,白天黑夜轮换着找,警察、消防、蓝天救援队,还有自发赶来的村民,甚至用上了热成像无人机,但苍山像个巨大的迷宫,即便出动这么多人力和装备,想要在这么复杂的山区里找一个小孩子,还是非常的困难的,更何况这个孩子由于自己的症状,可能根本不会回应救援人员的呼喊。

不该做出的决定

走失的孩子叫王一铠,今年才刚刚七岁,有自闭症,他的语言能力有限,能对简单问题作答,比如几岁,叫什么名字,还能背首《咏鹅》,但很少主动和别人说话,这种沟通障碍,让他在陌生环境下格外依赖熟悉的人和固定的作息。

父母把他送去了一个叫“明日之光”的夏令营,听名字很美好,可模式是封闭式管理,家长不能全程陪同,对于普通孩子,这种安排可能是锻炼独立的机会,但对于自闭症孩子,这更像是一下子切断了安全绳,让他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

这次活动的地点是苍山,同行的 7 个孩子,全都是自闭症儿童,4 个成年人带队,看上去人手比例还行,但真到了山里,这个配置远远不够,因为自闭症孩子可能突然停下脚步,或者突然加速往一个方向跑,他们不太会被集合的口令约束。

一个人同时看两个孩子,基本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糟的是,夏令营选择的路线疑似并非景区的常规开放线路,当地有知情人说,这条路更偏更陡,平时游客很少走。就算成年人,要是没经验也会被难住。

一个机构带着一群特殊孩子去这种地方,无论出发点是什么,都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孩子身上的装备,更是让人心凉,他的书包上缝了名字和电话,里面有半壶水,没有防寒衣物,没有定位手表,没有对讲机。

今天的科技条件下,定位设备早就不是奢侈品,哪怕几十块的儿童手环,都比什么都没有强得多,父母的理由据说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尝试改变自闭症状,可是任何疗育方式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如果安全都保障不了,再美好的目标也是空谈。

尤其是在这样高风险的户外环境中,稍微一个疏忽,后果可能就是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当消息传到网上,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在质问:父母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什么没有任何备用的安全措施?为什么明知道孩子有特殊需要,还要把他送到可能让他陷入危险的地方?

救援力度持续加大

孩子失踪的那天上午 11 点 40 分,领队才发现他不见了,报警之后,救援力量很快到位,甚至连当地的村民都加入了搜救,热成像无人机在空中反复扫描,搜救犬在林间穿梭,有人扛着扩音器喊他的名字。

可问题是,像王一铠这样的自闭症孩子,在陌生环境下往往会更加沉默和回避,就算听到有人喊他,他也可能选择躲起来。搜救队的人说,这种情况最怕的就是错过,可能你从他藏身的地方走过去不到十米,却因为没有回应而离开。

山的地形让这场搜救像是在解一个巨大的谜题,溪流边、山洞里、岩石缝隙下,每个地方都得仔细找,可是苍山这样的地形,藏人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落,都可能是线索,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有人提出,应该用熟悉的声音去呼喊,比如父母的声音,他喜欢的歌谣,这样或许会增加回应的可能性,但父母当时并不在山上,他们是在几百公里外接到通知才赶来,等到达现场,天色已晚,山里的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搜救工作只能暂缓到天亮再继续。

这些细节刺痛了很多人。不是因为大家爱挑刺,而是因为很多悲剧并非天灾,而是一步步人为酿成,一个特殊孩子,进入高风险环境,没有配套的安全措施,没有合理的人员配比,没有应急预案,出事的概率极其的大,但是父母的出发点也是好的,毕竟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你快点恢复,只是用的方法有点不妥当,但也不至于承受如此大的网暴。

到现在,大家都在等奇迹发生,可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山里的温度也在一点点下降,但救援没有停,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都该成为一个沉重的教训,对于特殊孩子,离开父母的时候内心的精神状态就已经开始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了,所以父母更应该让他们去到安全的地方做恢复训练,而不是深山野外。

大家觉得这个孩子的父母有没有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育儿   男童   冰山   小时   自闭症   苍山   孩子   父母   地方   山里   环境   男孩   夏令营   大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