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丑钺将亮相殷商大展,两“兄弟”罕见聚首

“慢点、慢点、慢点,移、移、移……注意左右对称,让它‘站’起来。”工作人员围着亚丑钺,热烈讨论摆放方式。5月15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工作人员把来自山东博物馆的青铜亚丑钺安放在展台上。同时,亚丑钺的“兄弟”,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兽面纹铜钺也被请出囊匣。时隔多年,两件文物再度聚首。

两“兄弟”再度聚首

亚丑钺、兽面纹铜钺均系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的苏埠屯遗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曾多次发现青铜器。1936年1月,考古学家梁思永在请示傅斯年、李济之后,派祁延霈到益都县(今青州)调查苏埠屯出土青铜器的情况。祁延霈的调查工作持续了4天,对出土青铜器的情况作了著录。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和展开研究,1965年秋,山东省博物馆(今山东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开始对苏埠屯遗址进行科学发掘,清理了1号墓。次年春,又进行第二次发掘,清理了2号大墓和3号、5号中型墓。20年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1986年对苏埠屯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发现6座商代墓葬。

山东博物馆亚丑钺

苏埠屯遗址1号商墓,是迄今为止除安阳殷墟以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代墓葬,意义非凡,亚丑钺、兽面纹铜钺就出土于其中。亚丑钺为方内,双穿,两肩有棱,器身透雕人面纹,人面五官微突出,双目圆睁,嘴角上扬,口中露出城墙垛口似的牙齿,极富威严。因其口部两侧对称地铭有“亚丑”二字,故得名“亚丑钺”。铸有“亚丑”铭文的青铜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北宋时期的金石著作就有著录,器形有鼎、尊、彝等。

兽面纹铜钺与亚丑钺形制基本相同,只不过脸盘更大,体重也略重一点。由于这两件钺从造型到体量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出土后不久,兽面纹铜钺即被调往北京,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亚丑钺则留在了山东博物馆,成为该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这两件文物经历了当年古老部族的辉煌,又经历风霜的洗礼、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传承至今,是青铜器中的瑰宝,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兽面纹铜钺

据考古学家高广仁先生研究,商代的山东大致分为三大区域,一是商王朝旧地鲁西南地区;二是商王朝势力东拓所至之地;三是今青州以东地区。山东迄今已发现商代遗址400多处,遍布全省。商王朝对山东统治的扩展,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逐渐发展的过程,但是受东方土著夷人的抵制,商王朝势力始终未能越过青州。

商王朝的崛起,对海岱地区东夷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商人以强劲的势头向东方扩张殖民,王朝政治、文化、经济随之步步深入,在海岱地区形成了夷商交错、交恶和交融的复杂局面。由商文明和东夷土著文明两源结合而形成的商代东土方国文明,成了商代文明的组成部分。这也为多源一统的中国古代文明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参与“看·见殷商”展览

这一次,两兄弟“合体”是为了出席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的“看·见殷商”展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殷商时期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它历经五百多年,承上启下,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瑰宝。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一,该展览联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全国20多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涵盖了武汉盘龙城、新干大洋洲、青州苏埠屯、信阳罗山天湖、城固苏村窖藏、宁乡炭河里、金沙、三星堆、殷墟等遗址的商代代表性文物330多件(套),其中重点展品超50多件(套)。

除了亚丑钺“兄弟聚首”外,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的一对鸮尊也在50多年后重新见面。“鸮”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在商代,它的形象被赋予了智慧、勇猛、威严的意义。自从1976年出土之后,它们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此次将在展览中短暂团聚。

展览中还有一些“彩蛋”静待观众解锁。比如,一件殷墟博物馆的商代玉刀,是电影《哪吒2》中东海龙王敖光使用的武器“龙牙刀”的原型来源之一。刀身温润如玉,纹饰古朴神秘。3500多年前,它或许是商代贵族手中的礼器,也可能是象征权力的神兵。

此外,殷墟博物馆的铜质手型器、湖南省博物馆的象尊、湖北省博物馆的崇阳铜鼓等珍贵文物将轮番登场。据了解,下一步,北京还将联动全市文商旅体各类资源,陆续推出票根优惠等措施,同时提供VR、MR体验、文创、教育研学、旅游演出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文物并不会全程参与此次展览。比如妇好鸮尊,只在19日至29日短暂相聚10天就又要分别。策展方解释称,珍贵文物很“忙”,有一定的借展期限,能凑在一起很不容易,所以不得不造成一些遗憾。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历史   大展   殷商   罕见   兄弟   商代   博物馆   山东   青州   殷墟   王朝   文物   遗址   青铜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