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都欠钱,联合国财务告急,被迫裁员2681人,中美不一样

联合国总部的大楼还亮着灯,但楼道里空了不少工位,维和训练暂停,部分人道项目直接叫停。

秘书长古特雷斯给会员国写了一封措辞紧急的信,信里说得直白:我们没钱了,缺口高达5亿美元,要裁掉2681人。

这不是预算缩水一点点的问题,而是要从根上砍。联合国正在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财务危机,现金流只够撑21天。

奇怪的是,明明中美都还没交钱,舆论却只盯着美国,绕开中国。这场“谁欠钱、怎么欠”的纠纷背后,账本不只一份,也不只是数字的问题。

钱没到位,联合国快“关门”了

联合国的财政窟窿这次不是小修小补能解决的。总账一算,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合起来一共欠了26亿美元,光美国就占了18亿,相当于把整锅汤喝了一大半。

秘书长下了死命令:全系统削减15%预算,必须马上执行。裁员2681人,涉及文职、外勤、翻译人员,全线瘦身,动真格了。联合国工会主席直接把这次危机称为“多边主义最黑暗的时刻”。

裁员只是第一波冲击。人道主义项目也跟着缩水,像也门的粮食援助,原计划下月发放,现在推迟三个月。刚果(金)的维和部队轮换停摆,气候大会筹备也停工。

联合国的现金账户现在只够再撑21天。这不是“省点花”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没钱花”的局面。

联合国审计委员会警告说,如果没人补上这个大洞,今年6月之前整个系统就可能停摆。《华尔街日报》干脆下了个标题:联合国停摆倒计时。这不是标题党,这是账本上的冷冰冰数据。

关键问题是,美国和中国都还没缴会费。但国际舆论火力几乎全对着美国,反而对中国轻描淡写。这种“同样欠钱,不一样对待”的局面,背后另有隐情。

美国压价谈判,中国只是时间差

美国拖欠会费,不是偶然,而是惯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玩“拖着不交、逼你改革、我再考虑交”的老套路。

几十年下来,累计拖欠超过100亿美元,成了联合国里出了名的“老赖”。每到预算年,美国国会就拿这笔钱做杠杆,想让联合国删掉不符合美国利益的项目。

特朗普明确把“会费交多少”跟“联合国改革方向”挂钩。国务院内部文件也透露,暂停支付被看作是对抗联合国中“反美声音”的手段。

反观中国,情况完全不同。过去五年,中国每年都是提前全额缴纳,今年欠款的原因主要是预算周期的“时间差”:中国财政年度是1月到12月,而联合国的会费年度是从7月到第二年6月。

更关键的是,2025年中国的会费比例从原来的15.254%一下子涨到20%,这不仅是史无前例的增幅,也打破了之前“发展中国家缴费比例不过高”的潜规则。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公开表态:“中国始终认真履行财政义务,技术问题将在预算周期内解决。”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钱肯定会交,只是时间点没对上。

还有个国家也陷入了欠款风波——俄罗斯。但它的问题不在于“愿不愿意交”,而是“能不能交”:西方冻结了它的外汇储备,联合国又不接受卢布,想交都没门。

换句话说,美国是“有钱不想交”,中国是“想交一时未交”,俄罗斯是“想交但被卡”。同样是欠钱,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同。

联合国会费委员会的报告显示,美国平均拖欠天数是287天,中国只有12天,差距一目了然。

不是谁口袋里钱多,谁就该多掏

联合国的会费分摊机制一向被称为“最复杂的分摊公式”,但复杂归复杂,逻辑其实很简单:谁经济体量大,谁交得多。

美国GDP高达29.18万亿美元,人均收入超过8.5万美元,中国GDP是18.94万亿,人均只有1.34万,差了接近七倍。但2025年中国的会费比例却被推高到20%,超过了当年日本经济巅峰时期的15.4%,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中国的外汇储备虽然有3.2万亿美元,但别忘了,这个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储备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而且中国还在发展阶段,制造业比重高,服务业占比低,国家的钱更多用于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

美国则是典型的发达经济体,外汇储备也达7150亿美元,但它用这笔钱做什么?更多是为了金融调控,而不是维持基本民生。

有专家提出,现在的分摊公式太看重国民总收入(GNI),却没考虑人均收入和发展阶段。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或者人均收入来重新计算,中国的会费比例不会超过12%。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对“分摊比例暴涨”感到不满,但并没有公开抵制,只是希望联合国在改革中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美国则另有算盘。它希望通过控制会费比例,维持自己“最大金主”的话语权,同时限制中国在联合国影响力的上升。这不是账本上的事,这是地缘政治的事。

有人提议,能不能搞个“分级会费”制度?比如发达国家一套标准,发展中国家一套标准,或者允许部分会费通过派遣维和人员、捐赠物资来抵扣。

现有机制偏向静态,不符现实,也不利于维持联合国的财政平衡。

钱的问题,挡不住政治的风口

联合国今天的财务危机,说到底不是“谁没交钱”那么简单,而是多边主义体系的底座正在松动。大国之间的博弈,把联合国当成了战场,钱包成了武器。

秘书长说得直白:“当大国用钱包控制联合国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2681个岗位,而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最后一根支柱。”

中国预计将在2025年1月补齐会费,美国则没有明确时间表。联合国审计委员会预测,如果当前局面持续不变,联合国将在2025年6月彻底停摆。

维和任务、人道援助、气候谈判、难民救助,这些全球合作的“最后防线”,可能都要按下暂停键。

联合国不是谁的私人俱乐部,但也不是谁想欠就能欠的钱包。中美都欠钱,但一个是系统延迟,一个是有意为之。联合国的财务危机,其实是世界秩序的危机。

钱的流向,决定了规则的方向。谁在拖延,谁在补位,账本不会说谎。

信息来源:

《联合国新闻》官网,2024年9月发布的秘书长致会员国公开信

联合国会费委员会---会费欠款总额与分布

025年中国分摊比例提升至20%,系联合国预算调整所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财经   中美   联合国   财务   会费   美国   中国   预算   账本   比例   美元   秘书长   欠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