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要成最大背锅侠?担不起芯片断供责任,想甩锅给公司领导人

文丨圈圈

编辑丨圈圈

前言

一场“合法”抢劫让荷兰身陷泥潭!

美国鼓动下,荷兰政府强夺中资百亿芯片巨头安世半导体,但他们抢到的是空壳核心技术在中国,中方直接稀土“王炸”反制,瞬间掐住西方高科技命脉

荷兰本欲邀功,却反被盟友围攻,沦为芯片断供最大“背锅侠”,面对荷兰的求和,中国的态度十分明确!

有剧本的闪电劫案

今年秋天发生的一幕,让整个欧洲都看得目瞪口呆,一家价值百亿、由中资百分百控股的芯片巨头安世半导体,竟然在短短半个月内,就被荷兰方面以一种近乎“合法”的方式强行夺走了控制权。

故事要从闻泰科技说起,这家中国公司在2016至2017年间,嗅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商机,果断出手收购了这家拥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荷兰企业。

他们看中的,正是安世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的深厚积累,尽管收购初期,公司连续亏损,但随着2018年闻泰完成全部股权的掌控并深度介入运营,局面迅速逆转。

在闻泰的操盘下,安世的产能和利润都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一跃成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车规级芯片供应商,这对荷兰当地也是好事,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税收

然而,隐患早已埋下,闻泰为了平稳过渡,保留了原来的外籍管理层,这些人看着中美博弈日益激烈,心里早就开始打鼓,总觉得公司迟早要被美国制裁

于是,他们背着中方大股东,私下里悄悄和荷兰政府搭上了线,去年12月,闻泰科技的名字出现在了美国的实体清单上,荷兰政府随即向安世的管理层递出橄榄枝,提出了四个条件,声称只要答应,就能换取规避美国制裁的“豁免权”

闻泰科技想都没想,直接回绝了这份包藏祸心的“好意”,真正的风暴在9月29日降临。

当天,美国正式宣布将安世半导体列入制裁范围,荷兰方面的反应速度,快到让人咋舌,第二天安世的资产就被火速冻结,紧接着10月1日,那群外籍高管心有灵犀般地向法院提交了调查申请,而荷兰法院竟然当天就发出禁令,效率高得不像欧洲。

到了10月12日,法院一纸裁决,直接将公司的股权交由一名荷兰人托管中国籍CEO的职权也被瞬间暂停,从美国制裁落地到公司易主,全程只用了15天,熟悉欧洲办事效率的人都知道,这种速度堪称奇迹,背后如果没有提前写好的剧本,根本不可能实现。

面对外界的质疑,荷兰首相斯霍夫还出来辩解,声称他们的行动并非针对中国,而是针对那位“失职的CEO”。这种说法连荷兰人自己都不信。

法院文件中透露的蛛丝马迹显示,美国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策划者的角色,而荷兰,不过是那个冲在台前的执行者,一枚棋子而已。

冲在最前面的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更是被欧洲舆论讥讽为“小丑”,他主导的这场行动,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场现代版的公开抢劫。

钥匙在中国人兜里

荷兰方面大概以为,只要拿到法律文件,控制了总部和设计团队,这家百亿企业就手到擒来了,他们甚至可能盘算着,事后给闻泰一笔钱作为补偿,这事就算了结。

但他们显然对现代科技企业的价值构成,产生了根本性的误判,他们抢到手的,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这就好比你费尽心机抢来了一套豪宅的房产合同,正准备开香槟庆祝,却发现全套钥匙和门禁卡都在对方兜里,你连大门都进不去。

安世半导体真正的价值核心,早已不在阿姆斯特丹的办公室里,而是在中国东莞的超级工厂,公司绝大部分芯片的封装和测试,都在那里完成,没有了这一环,荷兰手里的设计图纸,就是一堆废纸。

中国的反击来得又快又准,一套组合拳直接打在了对方的七寸上,10月4日,也就是荷兰法院发出禁令后没几天,中国商务部就宣布,禁止安世中国向境外出口任何相关产品,釜底抽薪!

紧接着,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营,这底气从何而来?因为中国国内早已掌握了车规级芯片所需的28纳米乃至14纳米制程技术,配合东莞强大的封测能力,安世中国完全可以整合本土产业链,实现自产自销,活得好好的。

背锅侠

最狠的一招还在后面,10月9日,中国抛出了一记真正的“王炸”——稀土出口新规,规定但凡境外产品含有0.1%的中国稀土成分,出口前都必须经过审批而来自荷兰的申请,将会被“重点研究”。

这一下就不只是掐脖子了,而是直接扼住了整个西方高科技产业链的心脏,中国的态度也异常强硬:不接受所谓的豁免,更不参与谈判,唯一的出路就是荷兰无条件纠正自己的错误。

这下,轮到荷兰傻眼了,他们不仅没能讨好美国,反而把自己推到了火山口上,安世是大众、宝马等欧洲汽车巨头的核心供应商,芯片一断供,对它们的打击是致命的。

要知道,汽车产业可是占了整个欧盟GDP的8%,牵动着1400万人的饭碗,欧洲的车企们瞬间炸了锅,集体涌向阿姆斯特丹,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他们立刻想办法和中国和解。

欧盟内部也是怨声载道,德国、法国的同行们看荷兰的眼神,充满了“你可把我们给害惨了”的愤怒,荷兰本想当个先锋,结果成了最大的“背锅侠”,被架在火上烤,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结语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安世事件用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有能力,更有意愿,去建立一套新的游戏规则。

在这场关于企业价值归属的现代寓言里,谁是真正的赢家,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信息源:

《还不悔改?荷兰继续甩锅,“中方想掏空我们”》观察者网2025-10-28

《荷兰分析人士:安世半导体事件表明,欧洲夹在中美之间无能为力》观察者网2025-10-27

《安世半导体深陷风波,全球汽车供应链告急》界面新闻2025-10-24

《中荷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升级,荷兰警告中国芯片质量》新浪财经2025-10-23

《外交部回应荷兰干预安世半导体运营:有关国家应纠正错误做法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17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科技   荷兰   领导人   芯片   责任   公司   中国   欧洲   美国   半导体   阿姆斯特丹   法院   稀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