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8毛发全国”彻底终结!22省跟着涨价,电商都快扛不住了?

快递费涨了几毛钱,看似不起眼,却搅动了整个电商圈和物流链。

广东商家取消优惠券后订单掉八成,快递员盼着涨工资却落空,消费者依旧难见送货上门。

陈叔今天就跟大伙聊聊,这场“反内卷”涨价到底改变了什么。


商家:几毛涨出大压力

说句实在话,最先感受到疼的是电商商家,尤其是做“9块9包邮”生意的。

广东有个商家,一件商品利润也就一两块,快递费涨了0.8元后,他没敢直接涨价,只取消了优惠券,结果当天订单就从1万单掉到2000单。

这不是个例,义乌做百货批发的商家也说,韵达快递成本从1.15元涨到1.4元,零售单只能悄悄提价。

好在不同商家抗压能力不同。

做中高端陶瓷餐具的商家,因为利润高,就自己承担了每单0.7元的涨幅,没让消费者买单。

而批发商家依赖大件物流,受影响相对小些。

但总体来看,成本最终还是或多或少传到了消费者身上


网点与快递员:红利难到末端

咱们再看物流链的末端,网点和快递员的日子也没轻松多少。

江苏网点负责人李明算过一笔账,网点一天一千多票,双十一能到两千票,原本得10个人配送,现在只用八九个人撑着,一票纯利润也就两毛。

这次快递费只涨了一毛,为了留住客户,这成本只能自己扛。

更让人揪心的是快递员。

北京几位快递员都说,没收到涨工资的消息,派费反倒从几年前的1.2元降到现在的1元左右。

山西虽然涨了0.1元派费,但“以罚代管”没改观,超时一票罚20元,包裹轻微挤压都可能挨罚,罚款还会层层加码。

难怪节假日前后总出现“离职潮”。 从另一个角度看,涨价也有积极面。

广东云仓管理员蔡蔡说,全国普涨缩小了地区差价,潮汕一天几百万票的“黄牛倒货”现象少了,毕竟没差价可赚,风险还高。


行业: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这场涨价不是季节性调整,是全国性的“反内卷”

事情要从今年7月说起,义乌先把快递底价调到1.2元,广东跟进到1.4元,随后22个省份陆续跟涨,电商件每单涨0.2到0.8元。

这背后是行业多年的积弊:2022年前后价格战白热化,“8毛发全国”成常态,2025年上半年单票均价跌到7.52元,八大上市物流企业一半“增收不增利”。

现在行业在变。

圆通的“智能路由”技术每月能省数十万元,京东计划采购300万台机器人搞无人配送,顺丰在高端履约和细分领域挖利润。

9月数据显示,圆通、申通单票收入已同比上涨,行业开始向“价值战”转型


结语

快递涨价是反内卷的开始,但真正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商家扛着成本,快递员没见实惠,消费者盼着服务升级。

说到底,涨价不是目的,而是要让价格回归合理,让快递员得实惠,让服务有提升。

只有产业链上每个人都受益,“低价漩涡”才能真正被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科技   商都   毛发   快递   全国   商家   广东   圆通   网点   消费者   成本   义乌   行业   优惠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