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 | 精细化工更“精密”,“链”动齐鲁新未来

在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一场“分子级”的技术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联泓新材料就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技术的领导者。然而,这种技术上下游链条长、开发难度大。在山东精细化工产业链的带动下,政企联手不仅填补国内连续法工艺空白,更牵引锂电池隔膜、海洋工程等下游产业升级,推动全产业链创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创新无疑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一招”。传统工艺中,国内企业长期依赖间歇法生产,设备停启频繁、产品粒径不均,粗放的生产模式如同“一锅乱炖”,难以满足高端市场对材料稳定性的严苛要求。而联泓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联盟合作,以持之以恒的攻关,实现了连续法工艺的工业化突破,让生产装置如“五星大厨”般精准控制火候与调料,最终产出粒径均匀、性能稳定的“分子级”产品。当联泓新材料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从“十五万级”推向“百万级”,高分子领域再也不是中国人的短板,实现了山东化工产业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成功转型。

“链”接新生态,构建产业链创新的“生态雨林”。“链式共赢”,正是山东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诚然,“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当前,我们既要转型发展,更要绿色崛起。近年来,山东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做足了生态支撑。譬如,山东省科技厅连续三年每年拨付不低于一亿元专项资金,优先布局锂电新能源领域省级平台,将枣庄锂电材料基地、鲁南化工园区等节点串联成链;联泓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下游企业形成技术联盟……从催化剂研发到设备定制,从工艺验证到柔性生产,每个环节都凝聚着“链”动齐鲁的期待。“一个好汉十个帮”,如今,联泓的产线已经成功稳定开发出锂电池隔膜料、模压料和纺丝料三大类共五种型号的产品,目前已经销往国内主要市场,“分子级”的创新正逐步裂变为精细化工市场的新增长极,让创新资源如血液般在产业链中循环流动,更降低了下游企业的投入成本。

从实验室到市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奔赴。创新的终极价值,在于落地生根。“链”接未来,联泓“猛攻”将产业链上的痛点,反而打通了双方技术合作的新赛道。从反应釜小试到中试放大,再到模拟验证,他们首先研发出一款专用催化剂,然后根据参数开发设备,最终用两年多时间建成了完整的生产装置。“以市场为导向”,让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形成闭环。眼下,联泓解决了传统工艺产品粒径不一的“老大难”问题,使高分子材料性能更可靠、生产更可控。从实验室烧瓶到万吨级装置,从技术参数到市场订单,山东化工以“链”的“硬核”,扎根产业、服务需求的务实行动。

高分子跃迁,产业强省“挑大梁”。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唯有自主创新才能破局。当监控屏幕上的分子量曲线终于呈现完美平直时,高分子的技术攻坚,早已超越材料性能的飞跃。据报道,经过三开三停、不断优化验证,去年3月,联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开始稳定下料,原料反应效率相比传统工艺提升30%,良品率达到100%。不仅如此,智慧化管控系统的加持,还让下游客户能够根据终端需求柔性定制不同分子量的产品。当“化工黄金带”横贯齐鲁,当“低碳技术先锋”成为新名片,“链”接齐鲁,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产业强省,既要有“顶天”的核心技术,更要有“立地”的生态支撑!(文/苗瑞祥)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科技   齐鲁   精密   精细化工   闪电   未来   产业链   山东   产业   下游   粒径   化工   分子量   技术   中国科学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