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人民日报“点名”于适,这个备受争议的年轻演员再次来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从素人到顶流,伴随着他快速上升的事业,关于他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在大学期间,于适因外形出众拍摄了一支篮球主题广告,意外的被《封神三部曲》选角团队看中,之后,于适正式进入封神演艺训练营,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演艺生涯,后来更是凭借在《封神三部曲》中的表现,获得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演员奖。
但随着名气的爆火,舆论压力也接踵而至,而这一切都始于他和张雨绮的恋情曝光,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一个是声名显赫的女星,这种地位悬殊的组合,天然就是“资源互换”的温床,公众的猜疑,成了他背负的第一个“原罪”。
紧接着,张雨绮在脱口秀上那段意有所指的调侃,像一把小锤,轻轻一敲,就为他钉上了“情感不忠”的标签。
如果说这还只是捕风捉影,那么他与化妆师曹赢心过往的亲密视频,则像一桶油,彻底点燃了舆论,长达六年的旧情浮出水面,瞬间让他陷入了更深的混乱叙事,人们开始拼接时间线,试图证明他私生活的“劣迹斑斑”。
最致命的指控,是对他事业根基的彻底否定——“同时交往五名富婆”的谣言,如病毒般扩散,这个说法极具侮辱性,它暗示于适的成功并非源于汗水,而是不可告人的交易。
这盆脏水,泼得又急又猛,即便后来当事人出面澄清,但在许多人眼中,这已是既定事实,电影《镖人》被传因他而停工的消息,更像是为这场审判送上的“罪证”,他被固化成一个符号,一个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烂人”。
舆论的审判庭上,于适并非只是沉默的被告,面对那场几乎要将他吞噬的风暴,他没有选择息事宁人,当长期的沉默和解释都无法阻挡谣言时,他选择了最直接、也最刚硬的方式:战斗。
2024年,于适工作室一纸诉状,将10个散布谣言的自媒体账号告上法庭,这标志着他的反击,从被动的辩解,转向了主动的进攻。
真正的决战,是针对那个网名为“Disco雨”的用户,此人泄露于适未成年时的隐私,用拼接、杜撰的方式,发动了一场长达数年、近乎人格毁灭的网络暴力,这已经超越了八卦的范畴,触及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于适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他先是在直播的“言语战场”上正面迎敌,坦然回应所有质疑,清晰声明:“我所有的机会,都是通过一次次试镜,堂堂正正拿到的,”没有模糊,没有回避。
紧接着,是在“法律战场”上的雷霆一击,他正式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删除所有侵权内容、公开道歉并进行民事赔偿。
这套操作,让前女友曹赢心的公开澄清显得更有力——“交往期间,他没有不忠行为,”当事人的证言,加上法律的武器,共同构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这一系列操作,被外界视为明星反击网暴的标志性一役,它传递的信号很明确: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你可以不喜欢我,但你不能凭空捏造事实来毁灭我。
当法律的归法律,舆论的归舆论,一个演员最终还是要回到作品里去寻找答案,撕掉那些被强行贴上的标签后,于适的另一面才逐渐清晰起来。
而他的起点,并非什么“天降紫微星”,他因一支篮球广告被《封神》剧组看到,随后进入了那个以严苛著称的演艺训练营,他的职业生涯,开端是规范且辛苦的。
《封神》的爆火,为他赢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这是市场喧嚣之外,专业领域给予的第一个重要认可。
但他没有停留在“姬发”的光环里,他开始有意识地“塑造”自己,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个是身体的技艺,另一个是表演的戏路。
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骑射不是电影里的花架子,而是实打实的专业水准,他拿过全国骑射锦标赛的季军,甚至被任命为中国骑射运动中心的副主任,他自己说,骑射时人马合一的专注,与表演时进入角色的忘我,内核是相通的,这展现了一个青年演员对专业的深度思考。
而在戏路上,他接下了文艺气息浓郁的《我的阿勒泰》,这无疑是一次冒险,却也表明了他想成为一个好演员,而非仅仅一个流量明星的野心。
一个人的形象,除了自我塑造,也离不开他人的映证,在这一点上,于适收获了最有分量的“证人”。
与他合作《蛟龙行动》的黄轩,评价他:“演技好,对人很真实,”来自实力派前辈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无数来自键盘的恶意揣测。
行业的数据是冰冷的,却也最客观,他获得了2023-2024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年度影响力青年演员”的荣誉。
最终,官方的认可为这场旷日持久的舆论战画上了句号,他主演的《蛟龙行动》,被《人民日报》评价为“用心之制作的主旋律作品”,他在黄河边放声高歌《保卫黄河》的视频,同样被这家官媒发布。
这一系列的认可,如同最权威的背书,将他从八卦的泥潭中彻底拉了出来,放到了一个更宏大、更主流的叙事框架下。
回头再看,于适的经历像一个当代寓言,他被互联网的恶意推入深渊,又凭借自己的坚韧与专业,一步步爬了上来,从被审判,到去战斗,再到自我塑造,他完成了一个从“被定义”到“自我定义”的艰难过程。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人民日报》评价他“真实”,这个词显得尤为贴切和珍贵,或许,所谓的“真实”,并非完美无瑕,而是在被误解、被攻击、被审判之后,依然有勇气选择用作品说话,用法律维权,用行动证明自己,这本身,就是最有力的答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新闻晨报,新华网微博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