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四件套塌房仨!糖葫芦造假!烤红薯按箱批发,蛋糕4毛就能拿

文I凯旋而归

编辑I凯旋而归

哈喽,大家好,小凯这篇社会观察类文章,主要来分析入冬热门甜品多为预制、定价虚高且商家隐瞒的问题!

满心欢喜奔赴街头,想靠入冬四件套收获一份冬日温暖,却不知自己早已陷入“预制陷阱”,不少大学生顶着冷风缩在街头半小时,原本是想为自己的“对自己好一点”买单,最终吃到的却是工厂流水线生产的预制甜点

仪式感变“预制感”:入冬仨件套集体翻车实录

曾几何时,街头现穿现卖、裹着热糖壳的糖葫芦是冬日标配,如今,市面上的糖葫芦早已不是传统模样,大量预制半成品充斥市场。

商家从线上批发商处进货,200串冷链运输的糖葫芦半成品仅需290元,折算下来每串成本1.45元,成品糖葫芦价格更低,部分批发商标价330元200串,大串单价低至1.7元,最高也不过2.5元。

这些预制糖葫芦无需现做,短时间储存可冷藏,长时间则需冷冻,放上一个月都不会化,摊贩拿货后只需简单解冻,就能以10元5串、25元5串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中间利润悬殊。

更有商家紧跟潮流,推出“预制奶皮糖葫芦”等新品,更新速度堪比手机APP迭代,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糖葫芦的认知。

烤红薯“塌房”同样令人意外,原本需要炭火慢烤、外皮焦脆的烤红薯,如今成了商家省时省力的赚钱工具。

商家从供应商处暗箱批发杯子装烤红薯,单个成本仅1元,这些预制烤红薯无需现场烤制,拆开包装即可售卖,省去了生火、翻烤的繁琐流程。

街头摊贩将这些批发来的烤红薯摆在保温箱中,标价通常在8-15元一个,价格直接翻了8-15倍,消费者以为买到的是现烤暖薯,实则只是工厂预制后加热的成品,口感远不如现烤的香甜软糯。

入冬后备受追捧的烤梨,也没能逃过预制的“魔爪”,传统烤梨需要将梨去核、加入冰糖和配料,慢火炖煮数小时,费时又费力。

现在商家无需自己制作,直接从工厂批发预制烤梨,一箱40袋,开箱加热就能卖给顾客,这些预制烤梨本质上与罐头无异,缺少了慢炖过程中沉淀的风味,却依然打着“手工现做”的旗号定价。

消费者冲着“暖身润肺”的需求购买,花了现做的钱,吃到的却是提前加工好的袋装产品,满心期待最终变成失望。

预制风同样刮进了蛋糕界,迷你小蛋糕、慕斯蛋糕等甜品,成了预制食品的重灾区,在批发平台上,迷你小蛋糕批量拿货均价仅4毛一盒,商家批量采购后,只需冷冻储存即可,这些蛋糕大多使用植物奶油制作,部分还含有反式脂肪酸,口感和健康度都远不如现做蛋糕。

自助餐厅常将这类预制小蛋糕摆在甜品区,消费者食用后,不少人会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即便如此,这类蛋糕在学校门口、小区周边依然很受欢迎,吸引着不少孩子缠着家长购买。

价格刺客现形记:进货价与售价差出天际

预制甜品的价格差堪称“离谱”,糖葫芦半成品200串仅需290元,折算下来每串1.45元,而成品糖葫芦在市场上的售价普遍在10元5串到25元5串之间,单串价格最高可达5元,利润翻了3倍多。

迷你小蛋糕的差价更为惊人,4毛一盒的进货价,到了摊贩手中能卖到1-2元一个,批量售卖时利润相当可观,7寸慕斯蛋糕的价格水分更大,同款产品在批发商处41元就能拿货,而在连锁蛋糕店的标价却高达258元,还打着“奢华”的旗号。

这些甜品的定价完全脱离了成本本身,消费者支付的费用,更多是包装、营销和中间商的差价,而非产品本身的价值。

商家为了掩盖预制的本质,还玩起了各种隐形套路,不少连锁蛋糕店推出的慕斯蛋糕,要求消费者“提前3小时预定”,看似是为了保证新鲜,实则是因为蛋糕需要解冻时间。

部分解冻较慢的蛋糕还会带有冰碴,商家却将其包装成“独特口感”,误导消费者,这些慕斯蛋糕大多有着玫瑰之心、渐变蝴蝶等好看的造型,主打“拍照出片”,深受年轻女孩喜爱,男生也常将其作为告白道具。

颜值成了这类蛋糕的核心卖点,而非口感和品质,商家正是抓住了年轻人追求仪式感、喜欢发朋友圈的心理,用精致的包装和造型撑起高价,掩盖预制的本质。

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买的是预制甜品,还以为花高价买到的是现做产品,不少大学生为了犒劳自己,愿意花十几、二十几元买一串糖葫芦、一杯烤梨,却不知道这些产品的进货价低得惊人。

有购买过迷你糖葫芦的消费者分享,自己曾花23元买5串,后来才知道同款产品的进货价单串不过1.7元,相当于花了现做的钱,吃的却是预制的甜品。

年轻女孩为了拍照打卡,愿意花上百元购买造型精致的慕斯蛋糕,却不知这些蛋糕都是批量生产的预制货,提前冷冻储存,解冻后即可售卖,所谓的“新鲜”根本无从谈起。

商家偷懒图鉴:预制甜品的“躺赚”逻辑

商家青睐预制甜品的核心原因,就是“省事儿”,传统糖葫芦需要现穿山楂、现熬糖、现裹糖壳,耗时又耗力,还容易出现卖不完浪费的情况。

预制半成品则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冷冻储存即可,需要时解冻售卖,无需复杂操作,烤梨的炖煮过程同样繁琐,预制袋装产品开箱加热就能卖,大大节省了制作时间和人力成本。

对于商家而言,预制甜品意味着更低的运营成本、更高的效率和更稳定的供应,无需专业的制作技能,就能轻松开展生意,这种“躺赚”模式自然受到追捧。

预制甜品的更新速度让人惊叹,不仅传统甜品被预制化,商家还不断推出新品,紧跟市场潮流。

“预制奶皮糖葫芦”就是典型例子,在传统糖葫芦的基础上加入奶皮元素,迅速成为网红产品,这些新品无需商家投入研发成本,大多是批发商根据市场趋势推出,商家只需批量进货就能售卖。

这种“拿来主义”的经营模式,让商家无需花费精力创新,就能凭借新品吸引消费者,更新速度堪比手机APP迭代,始终保持市场热度。

商家的目标客户十分明确,主要分为两类,线下方面,学校门口、小区周边的孩子和家长是核心群体。

迷你小蛋糕、小串糖葫芦等甜品造型可爱,价格不高,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大多不会拒绝购买,线上方面,商家主要瞄准想低成本创业的小白。

批发平台上,不少预制甜品商家的评论区都充斥着“怎么拿货”“连车带货多少钱”的咨询,这些创业小白看中了预制甜品的低成本、低门槛,想通过摆摊等方式赚钱,却忽略了产品本身的口感和食品安全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美食   糖葫芦   蛋糕   甜品   商家   消费者   产品   价格   口感   奶皮   批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