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只在转眼间,麦当劳中国正式迈入“金拱门时代”第八年。
“中国团队、中国速度、中国温度。”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直言,“我们用八年证明,全球品牌的生命力,不在于固守标准,而在于让标准与本土需求共生共长。”从“卖汉堡”到“造生态”,从“外来者”到“社区一员”,麦当劳中国的八年,既是一部全球品牌的本土化突围史,更是一曲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同频共振的实践曲。
“金拱门”八周年之际,麦当劳中国首次发布《金拱门八周年美好实践报告》,呈现2017年以来麦当劳中国在食物、地球、社区与人才四大影响力领域的美好实践成果。回溯2017年8月,那场牵动行业的股权转型至今仍历历在目,中信资本作为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以“金拱门”为标识开启本土化探索,中国内地成为麦当劳全球最大特许经营市场。后续,麦当劳中国的股权结构虽有调整,但核心稳定未变。目前,中信资本联合体是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
彼时,外界曾有疑问: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球快餐巨头,能否在中国的转型中守住品质根基?八年后的今天,答案已然清晰:麦当劳中国每年服务的顾客人次超过13亿,APP累计下载量超过1.3亿,日均新开2-3家店的速度领跑麦当劳全球市场,更孵化出麦辣系列、CUBE餐厅设计等反向输出全球的创新成果。
张家茵进一步表示,“进入金拱门时代的麦当劳中国,已成为全球麦当劳门店数量第二多的市场,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全球新开的麦当劳餐厅约有一半在中国。到目前为止,麦当劳中国的餐厅数量已突破7100家,是8年前的3倍,餐厅遍布了全国超过280个城市。今年也会进入青海和宁夏地区,餐厅网络将覆盖至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
“八年来,麦当劳的‘金拱门模式’以‘全球品牌+本地运营’为核心,既传承麦当劳全球统一的高标准,又依托本土团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张家茵道出了“金拱门模式”的核心,“我觉得在组织架构上面最大的推动就是本土化的董事会。以前我们管理团队会向远在芝加哥的总部汇报,但是现在我们整个管理团队是向相当本土化的董事会汇报,董事会里面有一半的董事是中国人且长期居住在国内。有一个住在中国、并能感受到整个市场脉搏的董事会,大家在交换意见的时候,在某个观点上面的碰撞是更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推动麦当劳中国快速发展最大的成功关键要素。”
作为进入中国市场三十余年的全球品牌,麦当劳从未放弃对标准化的坚守,但这种坚守始终与本土需求深度绑定。在食品安全领域,100%餐厅配备的“数字食安”管理工具,落地国内首个餐饮业“一箱一码”智慧供应链,实现货品信息全链路可追溯。
“在过去的5年中,我们和供应商一起投入超过120亿元,打造供应链能力。”麦当劳中国的首席影响官顾磊进一步解释,“麦当劳中国超过九成的食材来自本土采购,8年来本土供应商的数量占比提升至六成。麦当劳从食物的源头把关,和供应商一起利用本土的养殖和种植的优势,优选了非笼养的白羽鸡、没有添加的牛肉饼以及葵花卡诺拉油等丰富的高品质食材。此外,麦当劳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把食品安全落实到了从农场到餐桌,包括生产、运输、仓储、餐厅的各个环节。”
这种“全球框架+本土填充”的逻辑,在产品创新中体现得更为直接。“我们最近做的肉霸堡,就是关注到男性用户很喜欢健身,需求是要更多肉。”张家茵解释道“有大动作当然好,但是每一个小的消费场景当中都可以做出创新。这就是我们在汉堡领域的一个微创新。”
而其背后是消费者驱动的创新机制:去年粉丝大会上“薯饼全天供应”的提议,仅一个多月后便在全国落地。“每天有2万多的帖子都是关于麦当劳的。我们在当中可以发现大家现在都在关注什么,喜欢和不喜欢。我们还会定期做一些消费者的座谈,去深入理解他们。”张家茵介绍道,“在产品创新上,视供应链的复杂程度,我们基本可以做到3-9个月的快速响应。”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本土化创新正反向赋能全球。CUBE餐厅设计中融入的中式园林“移步换景”理念,已被纳入麦当劳全球门店模板;中国供应商生产的派和鸡肉产品,通过全球认证后供应至日韩、东南亚市场;甚至连“得来速”车道的数字化升级经验,都被推广到欧美市场。“我们不再是全球经验的‘接收终端’,而是创新输出的‘发射基站’。”顾磊的这句话,或许正是“金拱门模式”最具突破性的注解。
实际上,2023年时麦当劳就提出,向2028年更强大、更美好、更智慧的一万家餐厅目标出发。
“我们开设这么多餐厅,是希望顾客随时随地在身边都能找到一家麦当劳,让你觉得在社区里面有一个温暖的去处。”张家茵指出,“我们线下的餐厅,在这个追求流量、追求到家的时代,也是很难得的。”
她进一步介绍,例如进入重要商圈时,会采用“多拳头组合”模式布局,考虑到人们既有日常居住的生活圈,也有周末聚集的活动圈,会针对不同场景匹配相应的门店形态。具体而言,针对工作场景的餐厅,核心在于效率,聚焦快速服务,配备取餐柜等设施,确保午餐高峰时段的取餐便利性;而并非盲目跟风“小店趋势”。
与此同时,湖南长沙、北京、上海三地“麦当劳叔叔之家”为 1,700+ 户异地就医的困难患儿家庭免费提供了超过 7.7万个安睡夜晚。麦当劳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餐饮空间。正如《金拱门八周年美好实践报告》中所展示的在食物、地球、社区与人才四大影响力领域的美好实践成果,揭示了麦当劳对“商业成功”的重新定义——增长速度之外,更要计算社会价值的厚度。
而对人才的长期投入,同样是这份“社会价值清单”的重要项。目前,金拱门20万员工中50%是00后,汉堡大学的培训体系不仅教“如何炸好薯条”,更传授领导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张家茵也表示,中国团队包含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再到前线的每一个员工,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充分理解中国市场。此外,麦当劳中国也拥有一支超过450人的IT和数据团队,可以百分百实现自研创新。
面对行业竞争,这种长期主义成为平衡发展的“定盘星”。“部分短期回应举措可能对即时收益有助益,却未必符合长期健康发展。例如,价格促销有时是短期内必须采取的应对手段,但对于那些可能影响长期可持续性的定价策略,麦当劳会尽量避免。”同时,张家茵也指出,“一直以来麦当劳中国把消费者能负担得起的价格当成一大优势。”
张家茵的话,道出了麦当劳的应对之道——短期可以灵活调整,但长期目标不能动摇。正是这种坚守,让“金拱门时代”的第八年,成为品牌与中国社会共生共长的新起点。麦当劳中国的八年实践证明:全球品牌的本土化,不是对标准的妥协,而是让标准在本土土壤中长出新的可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止于规模的扩张,更在于与社会的同频共振。
“我们不是0~1,1~2的阶段了,现在我们是2~3、3~4的阶段,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更多的创新——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更多顾客需要的创新。”张家茵直言,“大家对中国市场都保有长远信心,这里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欲望是强烈的。现在也是最好的时机,发展必然会有压力,我相信在困难当中,机会点还是非常多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