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林悦第N次把睡梦中惊醒的儿子抱在怀里轻拍。小家伙像只受惊的小鹿,脑袋在她肩头蹭来蹭去,哼唧着不肯再睡。这已经是自主入睡训练的第七天,可每当她试图把迷糊中的宝宝放进小床,他就会立刻哇哇大哭,小脸憋得通红,仿佛被遗弃了一般。林悦看着怀里渐渐沉睡的儿子,心里五味杂陈——她既渴望孩子能学会自己入睡,又忍不住怀疑:这样的“训练”,会不会让他失去安全感?
训练第一天,林悦严格按照育儿书的方法操作:睡前固定流程——洗澡、抚触、换睡衣、读绘本,然后放在床上轻拍。可儿子刚沾到床垫就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她咬着牙在门外等了十分钟,最终还是冲进去抱起了他。第三天,她尝试“渐进式退出”:先坐在床边拍,再移到椅子,最后离开房间。儿子哭得嗓子都哑了,小手在空中乱抓,像是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晚,林悦躲在被窝里哭了半小时——她第一次意识到,放手比拥抱更需要勇气。
转折发生在第十天。睡前流程进行到一半时,儿子突然打了个哈欠,自己翻了个身,把小脸埋进枕头里。林悦屏住呼吸,轻轻把安抚巾搭在他背上。五分钟过去,房间里只有均匀的呼吸声——他居然自己睡着了!从那以后,她不再追求“立刻见效”,而是把重点放在“规律”上:每天固定七点半洗澡,八点关灯,用白噪音机模拟子宫里的声音。儿子偶尔还是会哭闹,但她学会了“观察信号”:如果只是哼唧,就等一等;如果大哭,就进去拍拍背,但不抱起。
如今,儿子已经能熟练地自主入睡,睡前还会对着林悦笑眯眯地挥手说“拜拜”。林悦摸着他的小脑袋,终于明白:自主入睡不是“训练孩子”,而是帮他们找到与世界相处的节奏——在爱的底色上,学会温柔地和自己和解。
点点关注和分享,你的钱包天天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足迹~(手动笔芯)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