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在头,大雪封门;霜降在尾,三九穿单,今年霜降在哪?啥预兆


霜降一到,命运的齿轮就悄悄拧紧了。

不是我吓唬你,霜降前后这段时间,真是“病从口入、寒从脚起、命由天定”的节骨眼儿。

偏巧,今年这霜降来得不早不晚,卡在了个“让人心里发毛”的时间节点上。你以为只是天气冷两天?不,后头的健康账单,有你想不到的“惊喜”。

“霜降在头,大雪封门;霜降在尾,三九穿单”这句老话,不是迷信,是经验的沉淀。

往年霜降一早来,紧接着寒流一波接一波,很多老年人关节疼、血压飙、心梗突发,医院急诊室里总是人满为患;若霜降来得晚,反而三九天穿着单衣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

今年霜降落在十月二十三,算是“尾巴”上的霜降,照老话说,冬天不太冷?可别太乐观。身体可是比天气更诚实的“晴雨表”。

我这几天门诊接的病人里,光是“霜降病”现象的,就占了一多半。什么是“霜降病”?说得直白点,就是在这节气转换的门槛上,各种老毛病复发,新毛病冒头,免疫力退场,病毒登台,你要是还跟夏天一个作派,熬夜、贪凉、饮食不忌,真不是吓你,可能下一站就得躺床上“反思人生”。

有个四十多岁的老同事,平时身体壮得跟牛一样,天天喝冰水、吹空调,到了霜降前后,突然胸闷气短,查出来是心律不齐。

这事搁年轻时候,可能扛一扛就过去了,可现在年纪一上来,霜降就像个“健康试金石”,一试一个准,看你身体还有多少底子能扛得住变化。

为啥霜降易出事?

别看它只是个节气,实则是阴阳交替、寒热转换的节点。按照中医说法,霜降是“阴气渐盛,阳气渐藏”,人体也要“顺天时”进行调整,该藏的藏,该保的保。你要是还跟着阳气外泄的节奏吃冰淇淋、跑夜场、夜里两三点不睡,身体就会像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点点漏光元气。

而现代医学也有解释。霜降期间,昼夜温差大,血管收缩频繁,心脑血管负担加重,血压波动剧烈;再加上秋燥未退、冬寒初起,呼吸道也容易遭殃,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问题高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弱,常常是“一夜之间,从头到脚都不对劲”。

我就得说一句不中听的实话:你以为穿厚点就万事大吉?错!

这时候,“穿对了”比“穿多了”更重要。很多人一冷就裹成个球,结果出汗捂热了,反倒容易感冒。正确的做法是“上薄下厚,护好三处”:颈部、腰部和脚底。

脖子一凉,风寒就钻;腰一寒,肾气就虚;脚底一冷,整个人都透心凉。穿衣像“烤火”,得从下往上温起来。

还有一点,很多人霜降后食欲大增,觉得“该贴秋膘了”,结果大鱼大肉一上桌,三高就跟着来了。我不是让你吃素,但“贴膘”也要讲章法。

这时候应以“润燥、养阴、固表”为主,像山药、莲藕、银耳、百合、梨这类食物,多吃点没坏处;牛羊肉可以吃,但别油腻得让人犯困,配点绿叶菜、中药调料,比如黄芪、党参、陈皮,既暖身又不腻。

说个反常识的事,你可能没注意,霜降前后的情绪波动也特别大。很多人这时候突然变得焦躁、失眠、易怒,甚至莫名其妙地想哭。为啥?霜降是个“情绪季节”,就像植物开始凋零,人的“阳气”也逐步回收,情绪自然容易“秋后算账”。这不是矫情,是生理反应。

心理学上也有解释,叫“季节性情绪障碍”,多发生在日照减少、气温下降的时段。尤其是原本就有焦虑、抑郁倾向的人,霜降一到,情绪容易“破防”。

这时候,别硬撑,晒晒太阳、多走动、和朋友聊聊天,真比一个人闷在屋里强十倍

我还得提醒一句,霜降后不要突然开始高强度锻炼。有些人一看天气凉了,觉得身子骨舒服了,直接上来跑五公里、跳操、练力量,结果膝盖肿了、腰闪了、心跳过快送医院。

锻炼要讲一个“缓”字,尤其是中老年人,别把锻炼当“救命稻草”使,适度才是王道

说到底,这节气转折点,不是让你拼命,是让你收一收,静一静、缓一缓、藏一藏。像农人收割后要翻地、养地,人也要“内敛养生”,而不是继续“外放消耗”。

今年霜降在尾,表面看似寒意不重,但空气里的“燥”还没走干净,“寒”的脚步却已悄悄逼近。很多人会被这种“假温暖”骗了,穿得少、吃得猛、作息乱,到头来,“病”才是真正的冷不丁。

我自己也有教训。去年霜降没注意,觉得还热,就少穿了点,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嗓子像吞了刀片,连着发烧三天,那酸爽,到现在还记得。

所以啊,我真心建议你,从现在起,少喝冷饮、多喝热汤,晚饭不贪多,早点上床睡,早晨出门戴条围巾,哪怕看起来像个老头老太太,可身体知道你是在“护身”。

说个你可能没听过的小知识:霜降这天,也是很多地方“送寒衣”的日子,过去人们在这天给祖先烧纸做寒衣,寓意“换季了,别冻着”。虽说现在不讲这个了,但这个仪式感,提醒我们——人得顺时而动,别逆天而行。

霜降不是一个节气那么简单,它是对你身体的一次“健康小考”。你是及格、优秀,还是不及格,全看你有没有在这个节骨眼上,稳住了心、稳住了身、稳住了命。

别等生病了才想起养生,别等霜降过了才知道它的分量。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王琼,胡文霞.霜降节气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3,29(10):115-118.
[2]张丽萍,王俊.节气变化对情绪障碍的影响及干预策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38(04):287-292.
[3]李志刚,黄小英.中医节气养生对提高中老年人免疫力的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5,32(02):44-48.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讲得有道理,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给你在乎的人。关注健康,不是一时兴起,是一辈子的修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养生   霜降   预兆   大雪   节气   情绪   身体   阳气   这时候   寒衣   健康   中老年人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