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战时期,印度在东西方两大阵营都吃的开。
从1951年开始,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三十多年间,苏联给印度的援助贷款高达100亿卢布,印度现今的工业体系,一半都是苏联援助的,两国关系在这期间一直处于蜜月期。
这些钱可不是小数目,印度现今的工业体系,有一半都是苏联当年砸钱帮着建起来的,两国关系在那时候好得能穿一条裤子。
可谁能想到,苏联刚解体,印度就开始琢磨着怎么赖账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笔债务,可那时候的俄罗斯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经济崩溃,卢布疯狂贬值。
原本1卢布能换1.1美元,转眼间就跌到了3000卢布才能换1美元。
印度一看这机会来了,立马跳出来说要还钱,而且连本带利一分不差,但有个条件——必须用卢布结算。
俄罗斯急等着用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么一算,印度实际支付的金额就只有300多万美元,相当于用买白菜的钱还了买黄金的债。 印度这招“汇率杀猪盘”玩得实在是溜,也就成了国际上出了名的“老赖”。
其实印度能赖掉这笔债,除了赶上卢布贬值的天时,还离不开精心算计的人和。
苏联解体后,印度死咬着合同里“用卢布偿还”的条款不放,哪怕俄罗斯哭穷喊冤,也坚决不松口。
而且印度还利用俄罗斯急需外汇的心理,把部分债务转换成武器采购,表面上是还钱,实际上是用俄罗斯的武器装备抵了自己的债。
更别说印度和俄罗斯在1993年签协议的时候,竟然还耍心眼。
双方约定按1990年的汇率结算债务。
这么一操作,印度从账面上看就少还了30%的债务,相当于凭空抹去了30亿美元。
不过,印度这招虽然让俄罗斯吃了哑巴亏,但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这些年,印度从俄罗斯买的武器装备没少被坑。
苏-30MKI战斗机成了“飞行棺材”,航母维修更是成了无底洞。
可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
当年俄罗斯有一艘叫“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的退役航母要卖,印度正好想买航母撑门面,双方就这么对上了。
俄罗斯一开始开价挺豪爽,航母白送,印度只需要付8亿美元的改装费就行。
印度觉得太贵,咬死了只肯出6亿改装费,外加15亿买舰载机。两边谈崩了好几次,最后俄罗斯突然松口,打包价15亿美元全搞定,比印度自己开的价还低了6亿。
印度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结果掉进了俄罗斯挖的坑里。
航母刚签完合同,俄罗斯就开始各种加价。
今天说锅炉得换,明天说电子设备要升级,每次都得加钱。印度骑虎难下,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9亿美元,比最初约定的15亿翻了快一倍。
更憋屈的是,这艘航母动力设计先天不足,三天两头出故障,成了国际笑话。
其实印度也不怕被笑话,毕竟那么多年了,似乎不是很在意虚无缥缈的名声。
经常需要返厂维修也不是啥大事。
可关键俄罗斯卖出去的这艘航母用的是最老式的排污系统,远没有现在这么高级。
要知道这东西在热的地方,就容易发酵,发酵就会产生沼气。
而印度洋这块地方,比俄罗斯的温度可高出去不少。
而“阿三哥”本身也没那么讲究,生活状态相当“潇洒”,不是很在意这些细节,清理污垢和检查老化问题,并没有那么细致和准时。
于是在2016年,这艘航母的化粪池因为沼气浓度过高,炸了......
一艘航母那么多人,大概存了八吨的“固体和液体”染黄了整艘航母,还染黄了一小片印度洋海域。
只能说。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说笑归说笑,如今再看这段历史,印度用卢布贬值这招赖掉巨额债务,确实是“凭本事骗的钱”,但这种短视的做法也让它在国际信誉上吃了大亏。
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零和游戏,今天占的便宜,说不定明天就得用更大的代价来还。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