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不败
“国内捞金国外花”、“前面吃粮后面骂娘”。
谁能想到,这些谩骂之声的对象竟是大众喜爱的主持人李咏。
“我不想回中国,把我葬美国吧!”
到死也没“落叶归根”的李咏,真的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吗?
然而得知李咏这番话的隐情后,不少人为之称赞!
2018 年 10 月 29 日,李咏的妻子哈文发布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
“在美国,经过 17 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 年 10 月 25 日凌晨 5 点 20 分,永失我爱……”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时之间,无数网友被这样的噩耗震了个“外焦里嫩”。
要知道,李咏的身影前几个月还出现在大荧幕上。
甚至狗仔的一张照片,令其背负上“崇洋媚外”的骂名。
因为不敢置信一个著名主持人,在功成名就后选择前往美国。
网上便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纷纷指责李咏“携家移民美国”。
那段时间,李咏一度成了众矢之的、成了“背信弃义”之人。
当时爱他有多深的观众,在那时骂得便有多狠。
有人指责他 “吃里扒外”,在中国赚够了钱就跑到美国享受。
有人甚至恶语相向,说他是 “叛徒”。
大家将对他的喜爱,化作“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之情。
希望能用这些言辞激烈的话语唤醒他的“良知”、让他“迷途知返”。
但面对这些质疑,一家三口只是“三缄其口”、只是“一言不发”。
直到李咏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外界还认为这是“博眼球”、“造假”的方式。
可当各大媒体的讣告相继发布,人们才意识到李咏是真的永远的离开了。
也是这时,外界才知道错怪了李咏,原来背后的真相是那么令人无奈。
原来,李咏早在 2015 年就确诊喉癌晚期。
但他出于对工作的热爱,不想让观众和家人担心。
选择隐瞒病情,继续坚守在主持岗位上。
直到 2017 年,病情恶化,国内医疗技术对他的晚期病症治疗效果有限。
为了能多陪伴家人一些时间,为了那一丝治愈的希望,他才毅然决定赴美治疗。
在美国的 17 个月,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化疗、放疗的折磨,让他每天要同步注射 7 种药剂。
24 小时内呕吐十余次,连止痛都成了奢望。
即便如此,他依旧拒绝使用镇静剂,只因不想错过和女儿视频的时间。
床头始终贴着女儿的照片,日历上圈出女儿重要日子的倒计时。
只是最终,命运还是没有眷顾他。
在他送别因癌症去世的好友罗京9年后。
他也同样因为癌症这个“魔爪”,走上了好友的“老路”。
得知真相后,无数为之后悔的网友都想去送李咏最后一程。
但没想到这个愿望也无法实现。
“我不要回中国,把我葬在美国吧。”
李咏去世前,对妻子哈文提出了这一“苛刻”要求。
有人认为是他在生命终点时还遭到如此多谩骂、因而对国家感到失望。
也有激动的网友再一次给李咏打上“想看外面的世界,死也不回来”的标签。
但李咏之所以这么做,背后饱含的是对家人和爱和考量。
一方面,女儿法图麦自幼在美国求学。
李咏因工作繁忙缺席了女儿太多成长时光,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他希望离世后能葬在离女儿近一些的地方,仿佛还能继续守护她。
他的墓地选在纽约长岛,正对着女儿的公寓。
哈文曾透露:“他说这样能‘看着’女儿上学放学。”
另一方面,李咏一直瞒着国内年迈的父母病情。
不想让他们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选择在美国治疗和安葬,是他为父母编织的 “善意谎言”。
他甚至阻拦父母赴美奔丧,不想让他们奔波劳累。
此外,李咏也体谅妻子哈文。
知道遗体回国手续繁琐,不想让她过度操劳,希望家人能尽快走出悲痛。
他在生命尽头,依旧将家人放在首位,独自扛下所有误解与压力。
这样的担当,又怎会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能做到的?
李咏交待完后事,便离开了这个他最不舍的世间。
而留下来陪伴女儿、办理后事的哈文,却在第一时间承受了网友的怒火。
一些不愿相信事实的网友依旧将矛头直指哈文,骂她“忘本”、“卖国贼”。
但对这一切,哈文没有任何言语、只是尽全力完成李咏交待给她的事情。
而一直以来,她都是李咏背后那个“最懂他的人”。
哈文与李咏相识于19岁那年,两人是北京广播学院的同班同学。
一次在阶梯教室上课时,李咏不经意间看到哈文,对她一见钟情。
第二年的元旦,李咏终于下定决心、买了两张演出票向哈文正式表白。
就这样,修成正果的两人成了同学羡慕的“金童玉女”。
两人步入工作后,哈文更是成了绝对的“贤内助”。
从《幸运52》到《非常6+1》再到《梦想中国》《永乐汇》。
李咏在爆火成为“央视一哥”的同时,也被“推上神坛”。
连续三年担任春晚主持人的他,是“最有价值的综艺男主持”。
而这些成就,其实都离不开哈文这个“幕后推手”。
在央视工作初期,李咏担任风格偏向严肃正统的《天涯共此时》。
哈文凭借编导视角敏锐发现:他在即兴表达和观众互动上的天赋,远胜于播读稿件。
1997 年,哈文力排众议,建议李咏尝试综艺主持。
为其争取到《欢聚一堂》的代班机会,首次展现幽默特质。
再到1998年,哈文担任《幸运 52》制片人时。
顶住 "主持人需端庄稳重" 的台内质疑。
坚持启用李咏,并为其设计三大突破。
一是形象颠覆,摒弃传统西装,允许李咏尝试彩色花西装与卷发造型。
二是语言松绑:鼓励他加入 "俚语调侃"" 现场砸挂 ",将答题节目变成" 脱口秀现场 "。
" 请听题 " 这句台词经李咏演绎后成为全民流行语
三是互动创新:设计 "热线观众连线" 环节,让李咏与素人即兴对话。
这种 "亲民化" 风格彻底改变了央视综艺的主持范式。
2003年哈文与李咏共同构思《非常6+1》时,更是提出了三大创新点。
“砸金蛋”、“卖菜大妈圆梦舞台”等故事案例、以及“全民砸金蛋”的社会现象。
这些“量身定制”的特色,让李咏的形象成了“经典”、也让他真正声名大噪。
可以说,李咏的成功离不开哈文的鼎力相助。
自李咏离开后,哈文依旧会在特殊的日子缅怀他。
社交媒体上偶尔也会出现关于李咏的点滴回忆。
前年,关于“李咏遗体为何不运回国”这件事她也道破了真相。
这件事引起的纷纷扰扰终于尘埃落定。
如今哈文已经56岁,她没有再婚、长居国外、生活简单而充实。
此前女儿法图麦尝试出道当艺人,哈文时常帮她拍照、发文宣传。
此外,她每年回国第一站一定是新疆,去看望李咏的父母。
对她来说,当下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吧!
李咏的一生,是充满奋斗、拼搏与大爱的一生。
他的人生,有辉煌成就,有温暖亲情,有坚定信念。
所以,别再用 “可怜” 看待李咏了。
他的人生精彩且厚重,值得我们尊重与铭记。
他留下的欢乐与精神财富,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