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错过的何止是改革,是国运!


印度这个国家,独立都七十多年了,可经济起飞总觉得慢半拍。很多人把锅甩给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甘地领导的那场非暴力独立运动。说实话,甘地这个人功劳不小,他推动印度摆脱英国殖民,可他的方式也让印度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不是说非暴力不对,而是这种方法没彻底铲除旧社会的烂根子,导致改革起步就磕磕绊绊。印度错过的,不光是几次经济改革的窗口期,更是整个国运的转折。要是抓住二战后的全球重建浪潮,印度说不定早就能跟上亚洲其他国家的步伐。可现实呢?种姓制度、宗教影响、工业起步晚,这些问题像绳子一样绑着印度前进的脚步。

先说甘地这个人吧。他出生在1869年,古吉拉特邦一个中等种姓家庭,父亲是当地小王国的首相。年轻时成绩一般,13岁就结婚了,1888年去伦敦学法律,通过考试后回国没多久,又跑到南非当律师。那是1893年的事,在南非他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苦头,从火车上被扔下去。这件事点燃了他的斗志,他在那边待了21年,组织印度社区搞非暴力抵抗,创办报纸,领导罢工和游行。1906年,他发起誓言运动,反对歧视性法规。1914年,南非政府让步,他才回印度。

回国后,甘地1915年建了萨巴尔马蒂修道院,当成基地。1917年在比哈尔帮靛蓝农民罢工,1919年反对罗拉特法案,号召全国罢工。1920年,他推动非合作运动,烧英国布料,鼓励用本土纺纱。1922年运动中断,他坐牢两年。出狱后继续,1930年搞盐税游行,从修道院走240英里到海边,捡盐块打破垄断。这事闹大,全国跟风,英国抓了好几万人。1942年,退出印度运动,他演讲呼吁英国滚蛋,又被抓。1944年放出来,他忙着调解印度教和穆斯林冲突。1947年独立那天,印度分成两块,他反对分区,可挡不住。独立后,他还去难民营劝和,1948年1月30日,在德里祈祷会上被纳图拉姆·戈德塞枪杀。那家伙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觉得甘地太偏向穆斯林。

甘地的非暴力理念听起来高大上,根植于印度教和耆那教的啊含萨原则,就是不伤害一切生命。他强调真理力量,变对手而不是消灭他们。这套东西在全球影响大,启发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可在印度国内,他的遗产有争议。尤其是对种姓制度的态度。甘地反对贱民歧视,叫他们哈里詹,就是神的孩子。1932年,他在狱中绝食,抗议英国给贱民单独选区,觉得这会分裂印度社会。最后签浦那协定,贱民在联合选区有保留席位。可批评者像安贝德卡尔,说甘地这做法太温和,没动种姓根基。安贝德卡尔是贱民领袖,想彻底废除种姓,搞单独选区保护权益。甘地呢,虽然办报纸宣传反贱民歧视,还带贱民进庙,可他没推翻整个种姓体系。相反,他说种姓是印度社会灵魂,主张职业世袭。这让低种姓群体觉得改革不彻底,高种姓继续把持资源。

种姓这玩意儿在印度根深蒂固,从吠陀时代就有,四大种姓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外加贱民。英国殖民时用它分而治之,独立后宪法禁歧视,可实际没变。低种姓就业难,婚姻还按种姓匹配。宗教加码,印度教讲因果业力,穷苦是前世报应,许多人就认命了。佛教虽从印度发源,可本土没大影响,反而在外头融合其他文化。耆那教强调非暴力,可也强化顺从。这些教义让民众碰到问题不先想解决,而是觉得是神的考验。结果,革命动力弱,社会变革慢。

印度独立时,正赶上二战后全球重建。新兴国家有机会搞工业化,小国靠依附强国就行,像亚洲四小龙。可印度是大国,人口多,没人能养它。必须自力更生。可它没抓住这黄金期。为啥?先是没第一桶金。西方国家抢殖民地攒钱,中国靠农民牺牲积累。印度呢?高种姓贵族不肯出钱搞重工业,轻工业随便搞,软件医药也行,可重工业需要大投入,长周期,还得有工程师队伍。

甘地不重视教育和技术,独立后政府搞混合经济,许可证制度层层审批,效率低。1951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焦点农业和基础设施,可重工业起步晚。钢铁产量1950年代才几百万吨,远不够用。1960年代粮食短缺,进口谷物花光外汇。1970年代石油危机,工厂停摆。外部援助多给武器,美国苏联都卖,可没集中到工业。

结果,印度增长率卡在3%左右,人称印度率。人口爆炸,穷人更多。相比中国或韩国,印度内向政策封闭市场,企业没竞争压力。种姓影响教育,高种姓小孩上大学,低种姓在乡村勉强识字,人才梯队缺。宗教节日多,工人请假,生产中断。非暴力独立没清洗旧势力,老贵族豪强还在,政治力量碎片化。巴基斯坦分离耗资源,边境冲突不断。

1991年外汇危机,政府才改革开放,取消管制,外资进来,经济加速。可早期错过让基础弱,公路差,电力不稳。软件业起来,成全球外包中心,可重工业仍落后。种姓保留政策帮低种姓就业,上大学有配额,可高种姓不满,闹争议。宗教多样添文化活力,可也引发冲突,影响稳定。印度现在GDP世界第五,可人均低,贫富差距大。错过国运,就这意思。要是独立时彻底革命,废种姓,集中搞工业,说不定早超车。可历史没如果,印度还得一步步追。

甘地的遗产双刃剑。他带印度独立,可非暴力留尾巴。种姓没除,工业没起,国运溜走。印度人现在反思,甘地是英雄,可他的局限也实打实。安贝德卡尔推宪法,废贱民歧视,可种姓影响还在。经济上,1991改革是转折,增长到7%以上,可基础问题拖后腿。印度潜力大,人口红利,民主制度,可要抓国运,得深改。宗教教义得更新,别总认命。教育普及,人才多,重工业补课。外部关系好,美国俄罗斯都拉拢,可内部团结才关键。

印度错过的不止改革窗口,是整个发展轨迹。想想二战后,日本韩国怎么起飞?靠彻底变革,出口导向。印度呢?内耗多。甘地反对分区,可1947年分成印度巴基斯坦,暴力死上百万。之后战争不断,资源浪费。经济政策从尼赫鲁时代社会主义,到现在市场化,中间折腾不少。许可证拉吉让腐败滋生,企业主跑关系。1991后,曼莫汉·辛格推改革,印度成新兴市场。可比中国慢,制造业弱,服务业主导。种姓让社会流动差,穷人难翻身。宗教让民众被动,碰到经济下滑不积极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历史   国运   印度   种姓   甘地   贱民   非暴力   印度教   英国   重工业   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