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6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我对日本怀有极大的敬意,他们却不愿进口我们的大米,而他们自己正面临严重的米荒。”
他威胁道,“只需要发一封信”,日本就可能面临更高关税,扬言要向日本征收25%汽车关税,声称“他们不接受我们的汽车,但数百万辆汽车却进入了美国”。
这记闷棍打下来,拜登辛辛苦苦在亚洲围堵中国攒的那一盘棋,怕是要散架了……
特朗普指责日本“不愿进口美国大米”的同时,东京超市的大米价格正创下历史新高,从4月开始,日本超市5公斤装大米均价达4217日元(约218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价格的两倍多。
日本政府被迫连续拍卖储备粮平抑粮价!
美国非但不体谅,还落井下石,而且特朗普对日本政府的指责完全是子虚乌有。
日本每年通过政府机制进口约77万吨免税大米,其中一半左右来自美国,日本2024年从美国购买了价值2.98亿美元的大米,2025年1月至4月又进口了1.14亿美元美国大米。
与此同时,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至4月财政年度,日本对美贸易顺差高达9万亿日元(约630亿美元)。
这个数字成了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罪证”,却忽略了美日产业结构差异本是国际分工的自然结果,而他真正想要的是摧毁日本坚守半个世纪的农业保护体系。
特朗普要求日本全面扩大美国大米免税进口配额,直接威胁到日本30%农户的生计。
日本农业协会测算,若完全开放大米市场,全国约30%农户将破产,牛肉产业可能萎缩20%。与牛相关的产业链价值高达4.8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汽车制造业产值的六分之一。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地方经济,比如北海道、九州等农业占比达15%的地区,失业率可能飙升3个百分点。日本央行报告显示,农业每损失1日元,食品加工、物流、零售等行业将损失2.3日元。
换句话说,一旦日本如特朗普所愿放开大米进口,就相当于把命交了出去。
而汽车领域更是特朗普真正的杀招。
6月29日,他公开威胁:“日本将不得不支付25%的汽车关税”。距离7月9日“对等关税”最后期限仅剩一周,日本汽车产业面临生死考验。
美国声称日本对进口汽车征收“隐形关税”达46%,但拿不出任何世贸组织认证的数据。事实是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仅为2.5%,远低于美国的25%。
这种“数据造假式谈判”让人想起1985年《广场协议》前美国虚构日本半导体倾销证据的往事。如今故技重施,暴露美国贸易政策的本质,不是追求公平,而是制造筹码。
对利润率不足5%的日本车企而言,25%关税堪称致命打击。以丰田为例,其在美年销量达240万辆,若成本激增,可能被迫退出北美市场,导致日本损失17.9万亿日元出口额。
更危险的是,美国要求日本车企将核心零部件产能转移至美国,这直接掏空日本制造业根基,意味着本土6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将连带受损,波及45万就业岗位。
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若美方条件全面落地,日本GDP将萎缩0.59%,相当于蒸发3.2万亿日元经济总量,2025年增速可能从1.3%腰斩至0.6%。
可想而知,特朗普的两个要求几乎将日本逼到了绝境。
这也难怪,他是商人出身,比起拜登更计较美国利益上的得失,但似乎忘记了,日本是美国三大岛链的关键一枚棋子,惹恼了对方,美国也吃不了兜着走!
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日本首相石破茂展现出罕见强硬姿态:“不会做出重大让步,也不急于达成协议”。
而美日谈判僵局让拜登政府四年苦心经营的印太战略面临崩塌风险。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最大盟友,本是拜登打造“遏华集团”的核心支柱。如今贸易冲突让美日同盟关系出现明显裂痕,冲击远超经济层面。
就在特朗普关税威胁升级的同时,日本亲美派正加紧推进“台湾有事”应对计划。内阁官房设立专项研究小组,要求在2025年3月底前完成冲绳12万居民的疏散方案。
福冈县政府已公布详细避难计划:一旦台海发生紧急状况,冲绳先岛群岛居民将通过海空通道疏散至九州,其中福冈市需接收石垣市约2.7万人,北九州市接纳1.2万余人。
据报道,日本政府宣布将在距台湾仅110公里的与那国岛修建首个“长期避难所”,计划2027财年底前建成。这一时间点与外界预估的台海关键窗口期高度重合。
一旦特朗普政府真的把日本逼上绝境,恐怕日本政府首先放弃的是扮演美国三大岛链的重要棋子身份。
而美国同盟体系的裂痕不只出现在美日之间。
6月下旬,美国国防部突然宣布重新审查拜登政府与澳大利亚签署的“奥库斯”核潜艇协议,对此,特朗普主张“让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责任”,但背后是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政府拒绝配合美国对抗中国的战略报复。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多次公开表态:“中国不应被视为澳大利亚的威胁”,并坚决反驳美国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他明确表示澳大利亚需要与中国建立持久稳定的关系,毕竟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
澳大利亚的“反抗”事出有因。
特朗普政府对澳铝产品加征50%关税,严重冲击其矿产行业,也让澳大利亚人终于看清,特朗普的关税大刀可以随时架在任何盟友的脖子上。
而且,中国海军舰队绕澳航行演习时,美国未作出任何反应,更未提供所谓“护卫”承诺。这直接导致澳大利亚民意逆转:三分之二民众认为中澳若冲突美国不会出兵,其中32%表示“完全不相信”,比例较去年翻了一番。
不过,对中国而言,特朗普的贸易霸凌制造的连锁反应,反而是一件好事,比如日本汽车产业可能被迫重组全球布局,澳大利亚重新审视安全依赖,而美国在亚太的同盟体系出现结构性裂缝。
换句话说,拜登政府四年间精心构建的对华包围网,正被自己曾经的总统从内部拆解。
可中国不能松懈,毕竟大国博弈中的每一步都可能翻盘格局,而特朗普的大棒会不会最终砸在美国自己的霸权基座上,还有待观察!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2025-07-11:特朗普威胁对日本征收新关税,“他们不买我们的大米”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