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杯最后一场,国足1-0小胜中国香港,总算没在耻辱簿上再添一笔。黄政宇的进球让球迷短暂欢呼了一下,但第三名的成绩——追平历史最差,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赛后解说嘉宾徐阳一句话直接捅破窗户纸:"徐新首发让黄政宇踢得更像自己。"听起来是夸,细品全是无奈。
黄政宇那个进球,确实漂亮。徐新在后腰位置上的扫荡,让他敢往前冲了。但问题是——这种场面怎么在对日韩的时候从来见不着?说白了,香港队的节奏给了国足"装大佬"的机会。徐阳在直播间就差直接开骂:"我们中超的节奏比香港联赛还慢,球员怎么适应高强度比赛?"
数据不会骗人:中超场均跑动比五大联赛少8公里,攻防转换慢得像老牛拉车。平时在联赛里踢养生足球,到了国际赛场直接懵圈——跑不动、抢不过、传不准,三件套齐活。
下半场蒯纪闻这些小孩上场后,确实让人眼前一亮。19岁的蒯纪闻几次突破很有灵性,人球结合比老大哥们强不少。可问题是——你赢的是香港啊!亚洲三流球队,赢了能说明啥?就像考试及格了,但满分是100分你只考了60分,而且还是开卷考,这值得庆祝吗?
更扎心的是,年轻球员表现再好,也掩盖不了防线的灾难。蒋圣龙和朱辰杰这对中卫组合,三场比赛漏人5次,边后卫更是惨不忍睹——高准翼受伤后,替补上来的几个兄弟平均评分才6.1,基本就是"不犯错就算成功"的水平。
边后卫没人,中场没人,前锋也没人——这就是国足的现状。联赛里各队都在用外援扛大梁,本土球员尤其是边路球员,根本没机会练级。等到国家队比赛,教练一看名单:能用的人就这几个,换谁上都差不多。
徐阳说得直接:"我们的联赛质量不提高,国家队永远没戏。"话难听,但是大实话。青训不行、联赛水平低、球员基本功差,这些问题不是换一个教练或者归化几个球员就能解决的。
1-0赢香港,球迷连骂都懒得骂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这样的"胜利"?是假装满意,还是直面问题?当隔壁日本、韩国的年轻球员在欧洲踢得风生水起,我们的球员却连香港队都要拼尽全力才能赢,这差距已经不是一两个球员的问题了。
下一次,国足的底线又会在哪儿?亚洲杯?世预赛?还是干脆连香港都踢不过了?欢迎评论区留言!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