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日本曾提出将琉球群岛一分为二,南岛归还给清朝,但在当时却遭到了李鸿章的拒绝,这究竟是为何?

琉球群岛历史上曾是西太平洋的一个主权国家,处在中国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国土绵延1000公里,陆地面积3600平方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东北亚与东南亚的贸易中转站,尤其是与我国结下了深刻的历史渊源。早在明朝洪武年间,琉球群岛还未统一时,便与我国建立了藩属关系,1429年,群岛上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到清朝,再到1609年日本萨摩藩出兵入侵琉球,迫使其对日本朝贡,琉球对中原的朝贡在几百年里都没有断过。只不过在被日本萨摩藩降服后,琉球开始处于一种两属的尴尬局面。
因明治维新日本综合实力大增,逐渐开始对外扩张势力,琉球群岛成为了其优先目标之一,1872年,日本迫使琉球王国改为琉球藩,加强对琉球的控制,并在1875年强行命令琉球停止对清朝的朝贡,切断琉球与清朝的联系,1879年又宣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琉球处分,此时的琉球被彻底并入了日本,延续数百年的琉球王国也彻底覆灭。
但琉球王室仍在秘密与清朝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得到清朝帮助。但由于当时左宗棠正在忙于收复新疆,清朝国库空虚,兵力不足,对琉球事务有些力不从心。但也并没有完全放弃,当时的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试图通过拖字诀让日本做出让步。

1879年夏天,刚卸任没多久的美国总统格兰特,在访华期间得知此事,为了能够在东亚提高存在感,于是先与李鸿章会晤,后去日本会见日本外务卿,提出了一个分岛方案,内容是北岛归属日本,南岛归还清朝,中间的主岛冲绳岛则实行自治,保留琉球的一部分主权。朝廷内有人认为,虽然南岛面积狭小,人口也少,土地过于贫瘠,但日后也能借此扶持琉球复国,但朝廷内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做出的让步太大,当时正值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清朝士气大涨,不想轻易做出妥协。
后日本正式提出这一分岛方案,但清朝经过一番讨论后,还是拒绝了这一提议,清朝认为,整个琉球群岛都是清朝的藩属,同意分岛相当于承认日本的侵占,并不符合历史地位,因此这一谈判僵持不下。
但日本并没有彻底放弃,而是在1880年又提出了一个二分方案,同意归还先岛群岛,但要求加上最惠国待遇,扩大更多通商口岸和税项。
李鸿章认为,这一方案表面上是将割地归还清朝,实则是试图借助条约在华获取更多利益,扩大外交筹码,因此,再一次明确拒绝了这一方案。
日本见计划落空,开始加强对琉球的军事化管理,并通过文化渗透、移民等方式,强行同化岛上原住民。

但琉球问题始终未完全解决,后朝鲜半岛局势突变、边境状况频出,清朝内忧外患,更加无暇顾及琉球群岛,琉球的问题被一压再压。
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北洋水师覆没,清朝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强行割让台湾、澎湖,虽然条约中并未明确提及琉球,但也彻底丧失了在琉球问题上的话语权。
李鸿章在草拟文稿中曾写到,“昔之未允,今更不复。”强调当时清朝不接受任何妥协。但尽管如此,当时清朝的处境,和琉球、日本复杂的地缘关系,也并非轻易就能解决的。
二战后,琉球群岛终于脱离日本控制,但也并未如常所愿独立,而是又落入了美国手中,而在1972年美日非法签署《归还冲绳协定》时,美国移交给日本的也只是琉球的施政权,而非主权。
如今的琉球归属问题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国际法议题,同时也时刻牵动着东亚、东北亚的地缘格局。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