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是位百万粉丝的旅行博主,经常去各个国家游玩,这次小刘从日本飞回国后,她打算去香港玩两天。
本以为在国内会顺顺利利,不曾想却频频遭到歧视,就连卖水果的大爷都对她讲普通话进行歧视。
刚开始小刘在日本飞往香港的飞机上,因为吃东西被提醒。
小刘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自己乘坐飞机去过50多个国家,从来没有被提醒不能吃自带的食物。
不过小刘虽然不理解,但并没有继续吃。
不愉快的小插曲过后,小刘下了飞机打车时,司机又给她来了个下马威。
上车后,司机告诉小刘下次要在机场旁酒店的门口等车,不然他还要付停车费。
可小刘付的打车费里已经包含了司机的停车费,因此听了这话的小刘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司机全程态度良好,小刘最终也没有说什么。
这些小事情并没有影响小刘在香港游玩的好心情。
第二天吃完饭后,小刘想着去路边水果摊上买些吃的,本以为就是一次正常的买卖,却让小刘刷新了对香港的看法。
这边小刘正在摊位上看水果,刚准备拿起桃子挑选时,水果摊大爷两步并一步走上前制止小刘。
随后大爷不耐烦地讲:“我给你拿,水果都是50块钱4个。”
虽然有点贵,但小刘还是选择买两个品尝一下。
一共就买了两个水果,小刘拿出来一看还有一个是坏的,于是小刘就告诉大爷水果坏了,能不能换一个。
本以为大爷会道歉,毕竟价格还是挺贵的,可不曾想大爷直接语出惊人:“又不是不能吃。”
这让小刘震惊在原地,一个水果十几块钱,价格也不算低,谁愿意花钱买烂水果呀?
不过大爷虽然嘴上这么说,却还是给小刘换了个新的。
见状小刘也不好多说什么,可正当她打算付钱时发现,小摊上只有支付宝二维码,于是小刘便问了一句:“大爷,能微信支付吗?”
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却将大爷惹恼。
只见大爷冲上前动手夺过小刘手中的水果袋子,嘴里还嘟囔着小刘怎么那么多事。
小刘和大爷一共交流不到五句话,大爷突然地变脸让小刘难以忍受,她也看出了大爷这是在歧视自己,随后直接怼了回去。
大爷说小刘事多,小刘则表示一个卖水果的看不起人。
经过小刘一连串输出后,大爷或许是看小刘不是软柿子只能讪讪离开。
本以为大爷这种情况只是个例,没想到大爷这种行为只是“开胃菜”,之后的事情全是重量级的。
接着,小刘去逛街,刚进商场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许多外国人盯着她看,基本上商场内全是印度人。
逛了一圈小刘随便找了一家店去吃饭,结果没吃几口就吃到了塑料袋。
这让小刘很气愤,找到老板后就开始质问。
而老板比划了半天,解释称并不是塑料而是姜片。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塑料,可老板坚称是姜片,小刘为了拆穿老板的谎言,直接尝了一口,随后告诉老板就是塑料。
老板眼看谎言被拆穿也不急,又说这是大蒜皮,眼看小刘还是不相信,老板无奈又给小刘重新上了份菜。
这次小刘一口没吃,不过最后还是付了钱,毕竟现在这么有诚意的老板不多了。
吃完饭后,小刘又去体验了一把印度洗脸,洗一次脸不到10分钟,费用却达到了惊人的130元。
小刘和老板砍价到100元,本以为自己赚了的小刘,一出门看到公告牌上的价格是80元,这下她是彻底无语了。
不过毕竟是出来旅游的,收拾好心情后,小刘继续出发闲逛。
随后她碰到了一个房子推销员阿三(化名),阿三告诉小刘自己的房间是大床,有窗户、热水器、还有网络,一天就要200块钱。
这话勾起了小刘的兴趣,于是开始进行参观。
不过小刘只是想进来看看房子,并没有决定在这里居住,可阿三像是不成交不死心一样,非要拉着小刘参观。
好在小刘机灵,趁着阿三转身时,她扭头就跑,终于摆脱了阿三。
逛了一圈后,小刘想着还有时间,她就随便在酒店附近找了个咖啡厅去坐坐。
离谱的事情来了,店员给小刘上了一份全是英文的菜单,小刘不懂英文,看了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当时小刘还在想是不是店员还没有把中文菜单拿出来,可经理却告诉小刘这里没有中文菜单。
这话一出,小刘一整个呆住了,好家伙,在中国香港没有中文菜单!
小刘环顾四周,发现咖啡店内坐着的90%都是中国人,现在店家竟然说没有中文菜单,简直离谱到家了。
因为小刘是个博主,于是她在咖啡厅坐着闲来无事开启了直播,而正当这时,店员又走过来询问小刘的账号。
看来店员也知道自己店里这种只有英文菜单的行为不对,害怕被骂,好在小刘根本就不在乎,直播全程没有提这家咖啡店。
值得一提的是,小刘在被歧视时一直讲的都是普通话。
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离谱的事情,但是小刘认为香港还是有好人的。
随后小刘表示自己遇到了一个香港本地十分善良的司机,主动询问小刘要去什么地方,还在结账时给小刘抹零。
众所周知,香港的司机可以说是臭名昭著,不仅态度不好,还会假装听不到乘客说话导致走错路、送错地方。
而从小刘口中得知,司机去过国内的很多城市,见识过内地的发展,因此对内地前来游玩的人十分友好。
视频在网上传播后,网友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在香港的奇葩经历。
有网友拍下了店铺门口的贴纸,上面写着问路费一次10元。
甚至还有吃饭时,因为讲普通话被多收了2块钱的。
内地与香港同胞本应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可个别从业者却用冷漠、敷衍甚至刁难的态度,给讲普通话的游客划出界限。
歧视从不是香港的全貌,更多人仍懂得“同胞”二字的重量,但个别歧视行为的存在,仍像一根刺 它提醒我们,消除同胞间的偏见,远比改善旅行体验更重要。
唯有放下偏见,尊重彼此的语言与习惯,才能让“一家人”的情谊真正落地,让内地游客赴港的脚步,不再被“歧视”的阴影所困扰,让香港真正回归“包容、平等”的国际都市本色。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