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登革热更磨人!基孔肯雅热中医防治全攻略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是一种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名源自坦桑尼亚南部土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患者发病后出现高热、斑丘疹及多关节游走性疼痛,腕关节受压剧痛是显著特点。临床表现与登革热相似但关节症状更持久,需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或病毒分离确诊。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

很多人会把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弄混,其实二者有明显区别。

登革热的 “断骨热” 虽痛,却多是肌肉与骨关节的急性酸痛,持续时间较短;而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更顽固,堪称 “持久战”。基孔肯雅热比登革热更“磨人” ,主要有三大主症:

中医将基孔肯雅热归为“湿热疫”,针对岭南地区多湿多热气候及目前感染病毒后患者症候,认为暑湿毒邪侵袭经络是其核心病机。中医根据其发病季节、环境及气候特点,可做到分阶段精准治疗。


中医辨证

三方三阶段,精准到龄(医生辨证下使用)

01、未病先防期(益气固表·健脾祛湿)

成人、儿童饮片/颗粒方:黄芪、白术、防风等扶正祛邪。

02、急性发热期(清热透邪·化湿解毒)

成人急症方:柴胡、葛根、黄芩、石膏等迅速退热;

儿童急症方:葛根、柴胡、连翘、金银花等解表不伤正;

老年急症方:黄芪、党参、葛根、柴胡等益气透邪解毒。

03、热退痹痛期(滋阴益气·蠲痹止痛)

成人痹痛方:防己、桑枝、秦艽、薏苡仁等舒筋止痛;

儿童痹痛方:加用太子参、谷芽等健脾开胃。


中医外用方法


01、熏洗法

关节痛者,桑枝30克、秦艽15克,煎汁熏洗患处,以舒筋活络、清热止痛。

02、外敷法

栀子粉+黄酒调糊,外涂肿痛关节,每日2次。

03、针灸

高热时,可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等穴,用泻法辅以退烧清热;取合谷、阳陵泉穴疏通经络,可减轻疼痛。


舒脾清瘟饮

黄芪12克、金银花12克、藿香6克、扁豆花5克、陈皮3克、薄荷3克、甘草3克、冰糖6克。

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3次,每次1袋,每包用500-600mL沸水冲泡10-30分钟,可反复冲泡至味淡。儿童(6岁以上):每日1次,每次1袋,500-600mL沸水冲泡,分次饮用。连续饮用不超过7天。

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6岁以下儿童慎用;

2、脾胃虚寒者建议餐后饮用;

3、饮用后出现不适请立即停用;

4、不宜与抗生素同服,间隔2小时以上;

5、本品为保健茶饮,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中医智慧防蚊

香囊防蚊包

艾草、丁香、石菖蒲、薄荷装入无纺布袋,制成香囊随身佩戴,或悬挂门窗以及置放房间角落等。天然香气能让蚊虫 “退避三舍”。


中药熏烟消毒

方法:取生苍术(约50-100克)碾碎或剪成小块,置于耐高温容器(如瓷碗、铁盘)中点燃,让其阴燃冒烟。

作用:苍术气味辛烈,烟雾既能驱避蚊虫、燥湿辟秽又能净化空气,传承着古人 “燥湿辟秽” 的防疫智慧。

注意:操作时远离易燃物,确保通风,避免烟雾浓度过高引起不适(哮喘、敏感人群忌用)。

基孔肯雅热虽无特效药,但通过“防蚊-清环境-强体质”三级防线,可降低感染风险,市民无需恐慌。若出现高热、关节痛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疫区接触史,中西医协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别让 “弯腰之痛” 打乱生活节奏,了解它、预防它、应对它,我们就能在夏日里多一份安心,少一份担忧。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王若伦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梁剑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养生   登革热   中医   葛根   高热   关节   关节痛   柴胡   黄芪   儿童   急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