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焯水吃就等于“服毒”?为了家人健康,这5种菜再懒也要焯下水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菠菜在炒之前要焯水,跟你说多少遍了?”每次做菜,妈妈徐女士总要唠叨女儿小刘。

对于母亲的指手画脚,小刘总是不耐烦,炒菠菜前为啥要焯水?

这不是多浪费一道工序吗?缺乏做菜经验的年轻人,在做菜时追求速度,认为焯水既浪费时间,又破坏原食材中的营养,得不偿失,觉得老一辈人不懂变通。

关于食材焯水,还真不是老一辈人的“迂腐”理念,这关乎食品健康问题。

并非所有的食材,从原产地走进千家万户后,就一定适合入口,需要经过合适的处理——如果未进行这一步,会诱发多种安全隐患,比如结石、食物中毒等。而焯水就能解决掉大部分此类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一、食物为何要焯水?

颜色艳丽的蔬菜大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花青素,其中有些成分是不耐热的,经过高温烹饪,会丢失一部分营养物质,所以很多人搞不懂,为何要多此一举,将食材特别是蔬菜,进行焯水呢?

蔬菜焯水当然不是浪费食材,而是维持健康饮食的步骤之一

众所周知,蔬菜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喷洒多种农药,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哪怕经过风吹雨打,有些农药也会残留在蔬菜表面,在蔬菜与外界接触过程中,可能沾染上致病菌、虫卵等微小生物,长期摄入未焯水的蔬菜,不利于身体健康

哈工大一研究团队曾对城市居民的血液、脑脊液、尿液等液体组织进行过农药检测,发现在不同年龄阶段,未有农药接触史的近百名参与者,检测出了20多种农药残留。

不要小瞧了这些残留的农药,很多心血管疾病、癌症、早产、先天畸形、基因损伤等有关疾病,都与农药的摄入有关。

虽然冷水浸泡、流动水冲洗能去除农药,可无法做到清除率百分百,仍会有残留,再经过焯水处理,就能去除顽固的残留农药

除此之外,有些蔬菜膳食纤维含量高,不容易咀嚼吸收,经过焯水后,膳食纤维能够变软更容易吸收;并非所有的食材所含的成分都是对人体有益的,摄入量过多会造成健康隐患,焯水能分解一部分有害物质,保证食材的安全性。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那些,必须焯水后才更安全的菜。

二、这5种菜,为家人的安全着想,一定要焯水!

1.难清洗的菜

西兰花、菜花、采摘的应季野菜、海带、扇贝等褶皱较多的食材,受限于他的生长环境或特殊结构,在内部可能残存有砂石、虫卵、农药等成分,只用清水冲洗或浸泡做不到全面无死角,这种情况下最好进行焯水处理

不同的食材焯水时间不同,叶片、根茎类蔬菜纤维组织薄,焯水不超过半分钟西兰花、海带焯水时间稍长,2~3分钟为最佳;木耳、香菇等真菌类食材,焯水时间保持5分钟左右。扇贝、蛏子等海产品经过清洗,在水烧开后放入料酒、葱姜等去腥后直接放入,几十秒后迅速捞出,能去腥、去泥沙,保持肉质的紧致鲜美。

还有一类水生植物类蔬菜,比如菱角、荸荠、莲藕等,生食比较清脆爽口,不要觉得清洗掉表面看得见的淤泥污渍,就算洗干净。

这些水生植物很容易被寄生虫寄生,并在其中产卵,流动的清水也很难冲洗干净。

生食时有可能吃到被污染的水生蔬菜,有些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感染严重者治疗不及时会死亡。提前进行焯水,去消除这部分隐患。

2.草酸含量高的蔬菜

草酸是植物自带的防御机制,减少被动物吃掉的几率,草酸对维持植物的生长,也发挥重要作用,对人体来说草酸就不那么友好了。

含有草酸的蔬菜含钙的食物同时服用,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如果单独吃含草酸的蔬菜,被人体吸收后又会争夺钙等其他营养成分,形成难溶性的草酸盐,在人体沉积,形成肾结石

所以烹饪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前。要先对草酸进行处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焯水,菠菜、空心菜、苋菜、竹笋等在热水中焯几分钟,就能去除大部分的草酸

虽然焯水后,新鲜蔬菜维生素c的含量会下降,可钙的吸收率能提高三倍,还是利大于弊的。

一般绿叶菜,去草酸焯水不超过一分钟即可,竹笋茭白这类膳食纤维比较高的蔬菜,在炒菜前要先焯水。

草酸溶于水,不易溶于油,所以不要在炒草酸含量高的蔬菜时,不要试图加大烹饪用油量来溶解草酸,这样炒出来的菜,既油腻又不健康。

3.有特殊气味的食物

豆子制成的豆腐、腐竹有特殊的豆腥味,苦瓜味道太苦,难以下嘴,笋类有特殊的酸涩味,这些都需要在烹饪前焯水去除特殊气味,以免影响接下来烹饪的口感。

焯水做法都十分简单,腐竹泡发或者偷懒直接放锅里,豆腐苦瓜、笋类清洗干净,切成薄片后,冷水下锅煮开几分钟即可,蔬菜类食物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失去清脆口感。

4.有毒的蔬菜

有些蔬菜在净化过程中,为了保护自身,自带毒性,直接生吃或烹饪不熟,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常见的带毒素的蔬菜包括豆科植物的果实黄花菜。豆科植物包括芸豆、四季豆、豆角、扁豆等,这些豆类中的有毒物质,被人体吸收后会影响刺激胃肠道,特别是皂苷和植物凝集素,能引起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食用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芸豆、扁豆等在烹饪前,洗净先进行焯水,在开水中加热10分钟左右,至七八分熟后捞出,能使毒蛋白分解变性,再进行炒、煮等烹饪,可以有效避免食物中毒。

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且越新鲜的食材,秋水仙碱含量越高,如果误食了未完全熟透的新鲜黄花菜,秋水仙碱被吸收后分解为二秋水仙碱,这种物质会直接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摄入过量,还会导致急性中毒,对骨骼的造血功能和肾脏结构产生破坏作用。

新鲜的黄花菜买回家摘干净,去除花蕊部分,进行焯水后,放入凉水中浸泡一小时,才能将有毒成分充分去除掉,能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几率

相比较新鲜的黄花菜,经过预先处理的黄花菜干毒素含量更低,泡发清洗后,直接烹饪即可。

发生误服黄花菜,导致上吐下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如果患者不方便移动,在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并进行催吐处理。

5.含亚硝酸盐的食材

亚硝酸盐不仅存在于腌制的咸菜、腊肉等食材中,很多新鲜的食材,比如香椿、芹菜、茼蒿等绿叶蔬菜,本身还有硝酸还原酶,采摘下来后,酶依旧有活性,可以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以新鲜香椿为代表,亚硝酸盐含量为7.5mg/kg,室温放置24小时后,有些香椿中每千克能达到几百毫克,亚硝酸盐是潜在的致癌物,在体内可生成亚硝胺,成为食品安全隐患。

放入冰箱冷藏,绿叶蔬菜中的亚硝酸盐释放速度会下降,但仍不能完全阻止,只有放在冷冻中,酶的活性被抑制才会停止释放亚硝酸盐。

不过不必过度担心,绿叶菜在烹饪前进行焯水处理,就能去除大部分的亚硝酸盐,做法也十分简单,将蔬菜放置于沸水中滚烫几十秒即可

在烹饪时,可以搭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食材,减少亚硝胺的合成量。

知晓了哪些食物在烹饪前需要焯水,还不算全面,因为食物焯水并不是“水混合食材”那么简单,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几项需要注意的要点。

三、食材焯水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不同食材,煮熟需要的时间不一,需要焯水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薄片绿色菜类在水烧开后,焯水时间尽量短,根茎、果实、菌类焯水时间可以长一些。

焯水用冷水还是开水,要根据食材具体情况来定,蛋白质含量高食材最好冷水下锅,能防止蛋白质在热水中变形。

焯水预处理时,用水量没过食材,煮开后下菜,缩短煮制时间,避免营养过度流失,可另外加少许食用油或盐,保存食物的原始色泽。

蔬菜焯水捞起后暂时不用,可以用食用油拌匀,在表面形成油膜,或用冷水过凉,避免食材与空气的直接接触,影响有效成分的分解。

特别是绿叶菜,最好先焯水,沥干水分后再切。肉类食材焯水后则最好尽快烹饪,避免食材再次回缩,影响口感。

蔬菜类焯水用水最好别重复使用,菠菜等绿色菜中的草酸会溶解在这些水中,重复用水,利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草酸再次被人体吸收。肉类食材焯水用水,撇去浮沫后可以作为汤汁,能重复利用。

食材焯水是保证食物安全的一到关卡,并不是浪费。

通过焯水,能去除食物中不适宜被人体吸收的有害物质,所以,不容易清洗的食物、含有毒成分的蔬菜等,在烹饪前花几分钟过热水,能保障食物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焯水不是简单煮一下!这 6 类必须焯水的食物,你可能一直都没焯对……》科普中国2025.2.26

2.《给娃吃这 6 类蔬菜一定要焯水,否则难吃还可能有毒》丁香妈妈2025.3.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美食   家人   健康   蔬菜   草酸   亚硝酸盐   黄花菜   农药   食物   含量   时间   食物中毒   冷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