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回想当初,我们国家能发展那么快,很大程度是靠人多力量大。

但谁能料到,这个一直排在世界人口前几名的国家,现在正无声无息地进入一个人口死亡高峰期。

从统计看,2022年死亡人数超过了1040万,仅仅一年后,这个数字就涨到了1110万出头。

看到这些一年比一年多的告别,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接下来,我们很可能迎来人口死亡高峰期。

现如今从数据来看,中国确实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告别潮”。

根据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预测,从今年起到本世纪末,我们将累计告别约12.3亿中国人。

平均下来,每年约有1600万人离世,差不多是每天4.4万人安静地画上生命的句点。

而2024年这个数字已达1176万,死亡率升至8.3‰,创下30年来新高。

更让人心头沉重的是,这场告别潮的高峰还远未到来。

研究显示,死亡人数将在2061年左右达到顶峰,那年可能会有1900万人离开,相当于每天就有5.2万个生命悄然消逝。

为什么这场告别来得如此集中?表面看是“变老”的直接结果。

2024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已达19.7%,差不多每5个人里就有一位老人。

可如果往深处看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导致死亡潮的真正三个原因。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历史造成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三波生育高峰,给后来的老龄化社会创造了条件。

第一波高峰时,平均每年出生近2000万人,到了第二波,这个数字涨到了2600万左右,光是1963年一年就生了3000万。

眼下,这些数量庞大的出生人群正在变成老年人。

与此同时,生孩子少的情况长期没改善,让老老少少的比例更失调了。

七十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让咱们国家的生育率一下子从每家生6个多掉到了1.3个左右。

这几年虽然放开生二胎三胎了,但2022年的生育率还是只有1.18,连保持人口不减少所需标准的一半都不到。

这么下去,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少。

未来几十年,能顶上去的新生力量根本不够,很难平衡老年人口自然减少带来的缺口。

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老龄化的加剧。

咱们国家的人均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左右,一路涨到了2023年的将近80岁。

这本来是医疗条件变好的大好事,但没想到,结果就是大批人一起活到了岁数很大的阶段。

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现在就有差不多4000万,占了全国人口的2.8%。可到了2050年,这个比例会猛增到11%!

道理很简单:大家活得长了,最终走到生命终点的人,基数自然就变大了。

这第三个原因,跟看病条件差距大有关。

上海人平均能活过83岁,可贵州那边才74岁多,差了将近10岁呢。

农村75岁以上老人去世的比例,比城里要高出三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下缺医院少医生。

比如有些地方,中风的人从犯病到真正开始治,得等上4个钟头,这可比城里慢了一倍还多

此外,现在慢性病越来越常见,这也悄悄改变了人们去世的原因。

像心脏病、脑梗、癌症这些不是传染的慢性病,已经成了咱们国家老百姓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这些疾病虽然不会立即致命,但会导致长期失能和医疗需求增加,最终加速死亡进程。

不过我们倒也不用太担心,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口死亡高峰,咱们国家其实早就开始布局应对了。

现在咱们国家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特别是社区和居家养老。

比如说不少地方把原来乡镇的敬老院升级了,变成服务一片儿的养老中心。

这儿不光有专业的人照顾,还能帮老人联系各种需要的资源,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实在的帮助。

政府也支持公司跟社区一块儿干,给老人送饭上门、帮着洗澡。

这样老人不用出门,生活里那些麻烦事儿就有人帮着解决了。

农村的老人们也没被忘掉,靠着邻里互助、定期有人去看看问问让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也能感觉到有人惦记着,日子不那么孤单。

而且对于那些天价墓穴,现在政府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了。

不少地方都砍掉了一堆不该收的钱,像海口一口气就废了39项收费,连骨灰盒卖多少钱,现在都卡得死死的,不让乱开价。

不仅如此,还搞起了“网上办白事”。

浙江弄了个“浙里逝安”的系统,家里人用手机就能把该办的手续都弄好,省得一趟趟跑断腿。

当然,要说真正可以解决这个的方法,当然要从根本上调整人口结构。

生娃这事儿,光给点钱补贴还不够,得继续加把劲。

得让年轻人上班的地方更友好,产假、奶爸假这些安排得更实在,这样他们才敢生、愿意生。

干活儿的人本事也得跟上。

得多搞点培训,教大家学点新本事、新手艺。

这么干有两个好处:一是找工作没那么难了,二是干活儿效率也能提上去。

那些身子骨还硬朗、又乐意做点事的老人家,也别让他们闲着。

请回来接着干点活、或者当志愿者都行,他们经验多,能帮上大忙,社会压力也能小点儿。

总的来说,应对人口死亡高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

既要解决眼前的养老、殡葬等问题,也要从长远考虑,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

虽然挑战很大,但只要咱们提前布局、综合施策,相信一定能平稳度过这个阶段,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财经   人口   去年   我国   高峰   老人   国家   原因   生育率   社会   慢性病   很大   平均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