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专家支招:护眼+收心,助你满血复活!

开学啦!各位大、小朋友们,作业写完了吗?早上起得来吗?……


如何让身心快速“返航”顺利切换到学习模式?河南省人民医院这份健康提醒有必要一读!


眼睛“复苏”五个注意


视光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庆惠玲提醒:眼睛不是24小时“连轴转”的机器,开学前这几件事一定要提前做好。


1.开学前先给视力“做次全面检查”


建议趁假期收尾,家长带孩子去专业视光机构做一次完整的视力检测,不仅能及时发现暑期是否出现视力下降,还能根据检测结果更换适配的矫正眼镜、调整近视防控方案,让眼睛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


2.电子产品,“别再无节制使用,及时收心”


电子设备单次使用时间别超30分钟,全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年龄越小越要严格控制;同时注意用眼距离,眼睛离平板、手机要保持30~40厘米,避免凑在屏幕前“紧盯”,减少眼睛疲劳。


看电视也有“讲究”:最佳观看距离是屏幕对角线长度的 1.5~2.5倍,比如家里 60 寸的电视,建议坐在 2.25~3.75 米的位置。



3.提前适应学习用眼节奏,“细节别马虎”


提前调整用眼习惯:学习时房间顶灯要全开,台灯放在书桌左前方(避免右手写字时遮挡光线),同时牢记“三个一”准则:胸口离桌沿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保持正确坐姿,减少眼睛负担。


另外,每天学习30~40分钟左右,休息5~10分钟。可远眺窗外的绿树、远处的风景放松眼球,或认真做一套眼保健操,给眼睛“充充电”。


4.牢记护眼“三个20”法则,“随时用得上”


20分钟停下来,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的景物,坚持20秒以上,让紧张的睫状肌及时放松,有效减少视疲劳,保护视力。


5.调整作息的同时,“别忘给眼睛‘调状态’”


开学前调整作息,让眼睛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因睡眠不足导致眼睛干涩、酸胀。



缓解焦虑“四个建议”


临近开学,不少孩子开始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或者莫名其妙的发热、干呕、失眠、全身乏力,还有的孩子甚至结巴、手抖等。这是孩子在“装病”吗?


“并不是!这些孩子很可能是情绪障碍引起的躯体化症状,症状严重的孩子一提到要上学就手抖、浑身哆嗦。”心理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文文解释,这类孩子的心结一般都跟学习、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因素有关。


这个时候孩子们很需要家长们的帮助


家长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眼沟通,帮助孩子解决相关难题,减轻焦虑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症状加重、感到明显不适、影响正常生活,要及时就医该如何缓解开学焦虑呢?


早睡早起,“缓冲”一下

借助开学前的最后几天,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循序渐进调整作息,给身体一个“缓冲期”。


健康饮食,“减负”一下

注意饮食均衡,按时进餐,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零食和不健康食品,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给肠胃“减负”,让其顺利恢复“一日三餐”的规律。


适当运动,“唤醒”一下

适当户外运动,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轻微出汗,释放压力,“唤醒”身心。


适当想象,“过渡”一下

从期待或喜欢的开学场景开始想象,比如:和好朋友重逢的快乐时刻,有趣的新课程或活动等,减少对未知的恐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1

标签:养生   专家   眼睛   孩子   视力   焦虑   症状   建议   早起   疲劳   身心   缓冲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