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丈夫抱妻下楼,非高峰期还等红绿灯,院方连夜致歉!

产后16天,突发大出血。

当丈夫抱着虚弱的妻子冲下楼时,救护车给出的理由竟是“找不到地址”。

更让人心寒的是记录仪里的画面:非高峰期,救护车慢条斯理地等红绿灯,车内人员态度散漫。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还是一次漫不经心的“出勤”?

对于刚生完孩子16天的产妇来说,“晚期产后大出血”是一个极其凶险的医学名词。它往往发生在产后1-2周,没有任何预兆,一旦发作,每一秒流失的都是生命。

那一刻,家里乱作一团。丈夫第一时间拨打了120。

然而,救命的电话那头,传来的不是急促的警笛,而是推诿——救护人员声称“找不到准确地址”。

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休克甚至死亡。丈夫等不起了。他咬着牙,一把抱起已经瘫软的妻子,冲出了家门,冲下了楼梯。他是在用双腿,去弥补专业救援缺失的时间。

如果说“路痴”是能力问题,那么接下来的一幕,则是态度的崩塌。

记录仪视频曝光了车内的真相:在争分夺秒的送医途中,救护人员表现得异常“松弛”,态度散漫。

更令人窒息的是,当时并非交通高峰期,路况良好,但这就救护车却按部就班地停在路口,耐心地等待着红灯变绿。

警笛在响,红灯在亮,车在停。

在急救规则中,救护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享有优先通行权——这是法律赋予生命的特权。但在这辆车上,这种特权被“礼貌”地放弃了。那个红灯,拦住的不仅仅是车,更是一个母亲生的希望。

视频一经发出,舆论哗然。

愤怒的不仅是家属,更是每一个看过视频的人。大家无法理解,为何在急救的“黄金通道”里,会出现如此漫不经心的懈怠?

这一次,院方的反应倒是极快。

视频发出的当晚,涉事医院的领导就主动登门,向当事人家庭道歉。这与救护车在路上的“慢节奏”形成了讽刺的对比——危机公关的速度,竟然远远快过了急救的速度。

道歉来了,领导到了。

但如果那天运气再差一点,如果丈夫没有抱妻下楼,这声“对不起”,还能说给谁听?当120不再“急”时,我们还能把生命托付给谁?

声明: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并融合个人观点精心撰写。我们确保信息准确可靠,同时保持观点客观公正。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育儿   院方   红绿灯   产后   高峰期   丈夫   救护车   红灯   警笛   记录仪   视频   态度   散漫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