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种类繁多,很多毒菌外观和食用菌相比没有明显区别,很容易误食。您可别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霉变或幼小难以辨识的野生菌,采购野生菌应前往有正规资质的农贸市场或专业交易批发市场,不要随意在街边购买。
如何分辨菌子的毒性,可以记住“穿鞋戴帽不要吃”,指的是有菌盖、菌环、菌托的野生菌。
牢记吃菌三不:没有吃过的不要吃,不认识的不要吃,没有把握的不要吃,别为了一时的好奇和口腹之欲,菌没吃到,人也没了。
与其躺进ICU,不如早知安全好,野生菌中毒的表现与毒菌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能引起人严重中毒的菌子有20余种,分别是毒蝇伞、毒红菇、毒伞、红网牛肝菌、白毒伞、毒粉褶菌、窝柄黄乳菇、秋盔袍伞、毛柄白毒伞、鱼角鳞灰伞菌等。不同毒菌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
一般可分为:
胃肠炎型:进食毒菌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
神经精神型 :进食毒菌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还会出现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症状。
脏器损伤型:进食毒菌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表现,随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如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少尿、无尿,甚至昏迷、抽风、休克等症状,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达60%—80%。
溶血型 :食毒菌6—12小时后,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的可致死。
过敏性皮炎型:短黑耳、猪嘴蘑中含有光过敏毒素,误食后可出现类似日光性皮炎的表现,如面部红肿、皮肤刺痛等。
这些毒菌的辨别方法和中毒危害您都记住了吗?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应急广播祝您在又一个菌子季吃出鲜美,更吃出安全。(指导: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记者杨静 播音杨净、张凡、杨静)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