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会。这不仅是一句老话,这是我选择的生活态度,也是我认为能让生命保持鲜活和丰盈的最佳方式。
“活到老,学到老”对我而言,早已超越了学习具体知识技能的范畴,它更是一种对世界保持好奇、对自我保持更新的生命哲学。
在慢慢变老的路上,我理解的学习是:
1. 从“功利性”学习转向“滋养性”学习。 年轻时,学习常常是为了考试、求职、晋升,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年岁渐长,学习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心灵的漫步。我可以纯粹因为兴趣去学习一门古典艺术史,可以为了读懂原版小说而重温一门外语,可以为了享受片刻宁静而学习正念冥想。学习不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与自我的美好对话。
2. 学习如何与变化的世界和自己相处。 变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新课题。我需要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调整心态面对得失,如何与子女建立新的成年关系,如何有意义地度过退休后的漫长时光。这些是关于生活本身的、最重要的学习。
3. 学习接纳与放下。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学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身体的渐渐衰老,接纳有些梦想可能无法实现。同时,也学习放下过多的执念、无谓的焦虑和对他人的评判。这门功课,或许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修习。
4. 向万物学习,而不仅仅是书本。 学习可以是一次用心的旅行,去感受不同文化的脉搏;可以是与孙辈的玩耍,从他们身上重拾遗忘的纯真与想象力;可以是养一盆植物,观察生命成长的耐心与规律;甚至可以是失败和病痛,它们教会我们脆弱、坚韧和感恩。
为什么还要学习?因为:
· 保持大脑活力: 学习新事物是对抗大脑衰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避免与时代脱节: 学习让我们能理解年轻人在想什么,技术如何改变生活,从而保持与世界的连接,不被边缘化。
· 创造新的意义感: 当你不再被工作和家务完全占据时,学习能为你开辟一片新的精神花园,找到新的生活支点和成就感。
· 成为更好的长者: 一个持续学习、心态开放的老人,是家庭的宝藏,是后辈的榜样,他的智慧和经验会因为不断更新而更具价值。
变老的路上,容颜会改变,精力会衰退,但知识和智慧积累出的气质、谈吐和格局,只会愈发醇厚。学习,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银行进行最明智的投资,让它在任何年龄都能产生丰厚的“利息”——那就是内心的充实、平静与喜悦。
所以,我的答案非常肯定:会,而且必须会。 这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特权,是时间赋予我们的、可以带走的唯一财富。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