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篮危在旦夕:解散后球员何去何从?全运豪横与俱乐部穷反差


教练组罢工、球员自掏腰包练体能、外援迟迟无法签约,四川男篮的欠薪风波已经闹到了撕破脸的地步。联名信递上去后,篮协和体育局还没给出明确答复,这支曾经的CBA冠军队,如今大概率要走向解散。球迷最纳闷的是,全运会上挥金如土签周琦、请广厦主力的四川篮球,怎么到了俱乐部层面就连工资都发不出?球员们的出路又在哪?


先说说球员的去向,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广厦男篮绝对是最大受益者,毕竟双方早有深度绑定,广厦甚至帮四川打全运会拿经费。租借给四川的李金效,上赛季场均10.4分5.1篮板,肯定会回归补强内线;老熟人苏若禹也可能回流,填补许钟豪离队后的空缺。最值钱的景菡一,关系在省体育局,而体育局和广厦合作密切,只要广厦点头,这位场均13+5+3的悍将大概率会加盟。至于那些场均5分左右的角色球员,跟着大部队投奔广厦也是最稳妥的选择,总比失业强。


广东宏远则瞄准了外援萨姆纳,之前就传双方眉来眼去,之所以没官宣,就是在等四川的结局。一旦四川解散,萨姆纳的优先续约权自动失效,广东能零转会费捡漏,这笔买卖血赚不亏。


再聊聊核心疑问:四川篮球为啥冰火两重天?根本原因是“两个账本、两套体系”。全运会的四川队,背后是省体育局的财政拨款,每年光基础训练经费就1000万,签周琦花600万、请广厦主力的费用都从这出。但CBA俱乐部是民营性质,母公司金强是房地产企业,这几年行业不景气,老板周仕强身陷债务危机,连球馆都被牵连,自然没钱给俱乐部输血。


更致命的是俱乐部内部乱成一锅粥,实控人和总经理争夺话语权,股权转让谈了半天没进展,欠薪从3个月拖到9个月,甚至社保都断缴了28个月。这绝不是篮协的问题,而是典型的经营不善——夺冠后没深耕青训,战绩下滑导致球迷流失、赞助商撤资,过度依赖母公司输血,一旦母公司出问题,俱乐部立刻断粮。


全运会的“豪横”本质是政府主导的政绩工程,俱乐部的“穷酸”才是民营职业体育的真实困境。四川男篮的悲剧不是个例,而是很多中小俱乐部的缩影。如果最终解散,球员们虽有广厦、广东等下家可去,但那些年轻球员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此受影响。希望这次风波能让CBA联盟警醒,完善欠薪惩戒机制,也让更多俱乐部明白:靠短期砸钱换成绩走不长远,健康的运营模式才是生存之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体育   豪横   球员   危在旦夕   俱乐部   反差   男篮   何去何从   广厦   体育局   全运会   篮协   母公司   萨姆   外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