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稀土后,中方又增新筹码,美媒:中国这领域出手,将瘫痪美经济

文|夜微寒

编辑|夜微寒

前言

2017到2025的八年间特朗普两度入主白宫,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始终围绕关税战展开,起初美国妄图以关税压制中国,却未曾想这场自导自演的博弈最终让自己陷入被动。

中国非但没有被击垮反而接连亮出稀土、医药等关键王牌,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命中美国软肋,如今的美国早已没了反驳的底气,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正重塑着全球竞争的新格局。

特朗普执政以来将关税奉为对付中国的万能工具,频繁对中国产业加征关税试图通过极限施压逼中国让步。

可八年过去这场持续的关税战并未达到美国的预期,反而让不正常的国际关系逐渐常态化,仿佛不加税就无法维系双边互动。

中方的反制始终保持理性与精准,去年对稀土实施的出口管制成为博弈的重要转折点,此后中国的反制手段愈发娴熟专挑美国薄弱环节发力。

2025年10月,中方密集出台两项措施来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并对美国持股运营的商船征收特别港务费。

这两步棋直接打乱了美国的阵脚特朗普紧急抛出加关税言论,却引发次日美股暴跌最终只能尴尬辩解是为中国好。

这种言行不一的背后是美国的战略被动,美国对中国的管制清单虽多达3000余项却未对中国造成实质冲击。

而中国仅900多项出口管制就重创了美国军工、科技领域,多次引发股价暴跌。

此前中方暂停采购美国大豆直接导致美国豆农破产,政府承诺的补贴因自身陷入停摆危机迟迟无法兑现。数万人工资拖欠公职人员履职积极性受挫,特朗普的执政焦虑愈发明显。

即便如此他仍试图以强硬姿态施压,可每次最终都不得不主动寻求与中方谈判,毕竟底气从来不是靠口号堆砌的。

稀土作为工业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军工、汽车、电子等关键领域,而中国恰好掌握着这一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2025年9月,中国商务部升级稀土管制政策不仅涵盖原材料和相关技术,更将含稀土元素的设备及终端产品纳入管控,彻底封堵了美国通过第三国转口规避限制的路径。

中国的稀土优势并非偶然,尽管储量仅占全球三成但分离提纯技术全球领先,占据全球九成以上的分离产能且在全产业链拥有大量核心专利。

反观美国自建稀土分离产能至少需要五年,且废水处理成本高达中国的三倍经济上完全不具备可行性,管制政策一出美国相关产业立刻陷入混乱。

特斯拉芝加哥工厂因缺稀土磁体停产一周,福特SUV生产线被迫停摆,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斗机交付延迟,军工、汽车、电子板块市值大幅蒸发。

特朗普政府曾威胁加征高额关税切断关键软件供应,却无异于伤及自身,因为美国多数稀土磁体和波音飞机零部件都依赖中国。

2025年10月,中国进一步将超硬材料纳入出口管制,美国彻底陷入替代困境最终只能在中美经贸会谈中放低姿态,主动协商稀土供应稳定问题。

曾经的制裁者如今沦为求助者,这场角色反转彰显了中国战略资源管控的强大威力。

稀土的冲击尚未平息中国的医药原料王牌再次让美国陷入恐慌,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消费市场美国却极度依赖进口原料,而中国正是这一领域的绝对主导者。

2024年中国在全球原料药市场的占比突破35.5%,在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等领域形成垄断优势。

美国95%的布洛芬、91%的氢羟肾上腺皮质素、70%的对乙酰氨基酚以及40%以上的青霉素和肝素均依赖中国供应。

美国本土医药原料产业早已因环保成本而萎缩,90%以上的药企沦为贴牌加工商仅负责后端技术更新。

此前有美国药企尝试自建原料工厂却因环保审批耗时两年并且成本超支三倍而半途而废。

更关键的是被称为世界药房的印度,其85%的原料药同样来自中国,美国试图通过印度转口的方案最终因额外成本过高而破产。

这种深度依赖的隐患早已显现,2022年供应美国半数顺铂的印度工厂因质量问题被关停,直接导致2023年美国顺铂注射液断供。

医院被迫对癌症患者定量配药不少患者延误治疗,截至2025年FDA的紧缺药物名录仍有130多款产品,其中14种是癌症治疗药物。

特朗普曾两度提议对中国医药产品加税,均因美国药企集体暴动而搁置,美国制药业贸易协会测算加征25%关税将导致每年药品成本增加510亿美元,最终全部转嫁给医疗机构和患者让本就紧张的民生医疗雪上加霜。

如今的中美博弈已告别关税互怼的初级阶段,转向产业链话语权的深层较量。

中国的底气源于数十年深耕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稀土领域的技术垄断、医药行业的全链条产能以及正在酝酿的生物技术王牌。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新药获批数量首次超越欧洲,标志着中国从原料工厂向创新高地转型。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布局的全球仓储物流网络让中国具备了持久战的资源调配能力。

美国则深陷多重困局难以自拔,特朗普的关税万能论早已沦为笑谈,加税政策不仅未能压制中国,反而让本国企业成为博弈人质。

产业空心化问题凸显能造先进战机却造不出救命原料,航母等军事力量在民生供应链危机面前沦为纸老虎。

还有内部政策混乱环保法与产业补贴相互冲突,政府停摆导致应急供应链预案形同虚设,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困境。

中国的反制始终坚守国际法框架既维护自身权益,又为合规贸易保留空间,与美国冗长无效的管制清单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上中国从未寻求称霸而是通过RCEP、上合组织、中欧医药长期协议等,构建稳定包容的全球供应生态。

反观美国若继续执着于脱钩,只会在医疗民生产业稳定等领域付出更沉重代价。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全球化时代的生存逻辑之争,产业链不是武器而是连接各国的纽带,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依存的共生。

中国已经亮明底牌,接下来的选择权在美国手中是继续沉迷关税幻想,还是认清现实回归合作?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答案早已清晰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未来的国际竞争拼的不是强硬姿态,而是产业链的韧性与格局的远见。

中国用实力证明真正的话语权,源于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源于对全球化趋势的深刻把握。

而这场中美博弈终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注脚,唯有顺应趋势拥抱合作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那么对于这场中美博弈最终赢家会是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

1.观察者网:《最新报告:近700种美国原料药依赖中国提供原材料》2025-10-16

2.中国日报网:《为什么美国人害怕中国的稀土管制》2025-10-18

对此,您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赞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财经   稀土   中方   筹码   中国   出手   领域   经济   美国   关税   管制   中美   产业   反制   产业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