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追剧?肝可能已受损,这3个早期信号要尽快察觉

“再看一集便就寝。”这般念头萦绕心间。岂料,待那片尾曲悠悠奏响,抬眸外望,窗外已然泛起鱼肚白,黑夜悄然遁去。第二天迷迷糊糊、口干口苦、没有胃口,你也许觉得只是“熬夜后遗症”。但如果这种状态频繁出现,很可能是肝在“抗议”。

古人早就有观察。《黄帝内经》有言:“人卧则血归于肝。”意思是夜里入睡,身体的血液与能量回流修复,肝得以休养。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肝脏有严格的昼夜节律,夜间主要做“修复与清仓”的工作;长期熬夜、夜宵高油高糖、再加点小酒,等于让它24小时连轴转,久而久之,转氨酶可能升高,脂肪堆积的风险也会增加。

下面这3个信号,若在熬夜后反复出现,值得留意(并非肝病特有,但出现越多、持续越久,越需要重视):

持续乏力、早起头昏脑涨,白天怎么也打不起精神。不是只睡一觉就能缓解的“困”,而是伴随注意力涣散、肌肉酸软,提示能量代谢紊乱在作怪。

食欲下降,闻到油腻就恶心,偶有右上腹胀闷或隐隐作痛。连续几晚夜宵+熬夜后更明显,按压肋缘处不适感增强时要提高警惕。

尿色明显偏深、泡沫多,或照镜子发现眼白有点发黄,皮肤莫名发痒。可能与胆红素代谢改变有关,如持续数天不缓解,应尽快就医排查。

为什么熬夜会“伤肝”?一来,肝脏是代谢中枢,需要按时休息与修复;生物钟被打乱,肝内脂肪合成、糖原分配的节律会紊乱。二来,夜间吃得重、喝酒更添负担。三来,睡眠不足会让应激激素上扬,促进炎症反应。多项研究提示,短睡眠与不规律作息与转氨酶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上升相关)。这些并不意味着“熬一次夜就一定伤肝”,但“常态化熬夜”确实会让风险逐步累加。

如果你已经捕捉到上述信号,别慌,先做几件可执行的小事:

给肝一个稳定的“夜间修复窗口”。尽量在23点前入睡,保证每晚7—8小时;周末也别大起大落地“报复性熬夜”或“报复性补觉”。

给追剧设“止损线”。一口气两集封顶,中间起身走动、喝水;睡前1小时尽量不用屏幕,调暗灯光,帮生物钟回正。

少夜宵、慎酒精。真饿就选清淡、少油、少糖、适量蛋白的食物;酒能免则免,别指望“护肝片”对冲。

动起来,控体重。每周开展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改善肝脏脂肪状况、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大有裨益。适度运动宛如良医,为肝脏健康与代谢功能保驾护航。

体检别拖。每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ALT/AST、胆红素等)和肝脏B超,早发现早调整。正在服用保健品或草本制剂的,也要注意潜在的肝毒性。

若出现症状明显加重,或伴随发热、持续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眼白明显发黄、皮肤瘀点出血等,请尽快就医,遵医嘱评估与治疗。偶尔为之,大多可恢复;但把熬夜当常态,便如《淮南子》所言“过犹不及”,久而久之,身体会用更明显的信号提醒你停下。

追剧可以是放松,但健康更需要“按时上线”。今晚不妨提早打住,让肝有机会把白天的“账”好好清一清。明早醒来,精神足、胃口开,你会明显感到:规律作息,确实更划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养生   信号   肝脏   夜宵   胆红素   转氨酶   眼白   报复性   夜间   脂肪   节律   生物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