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阿姨,你最近气色真不一样啊,怎么一点都不像同龄人!”早上广场边遛弯,55岁的李阿姨又被老朋友们围住了。脸色红润,精力充沛,连说话的声音都比以前亮堂。一位邻居忍不住问出了大家的疑问:“是不是吃了什么特殊保健品?”
李阿姨悄悄透露了自己的“新习惯”:每天早饭后一小勺三七粉,既听说能补血养颜,还有防脑梗的说法。但意外的是,三七粉的这个“秘诀”,有人夸,有人劝。

半年前,李阿姨也只是抱着试试看心态,现在,她身体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人才适合吃三七粉?这做法真的科学吗?医生怎么看待?尤其是第三个变化,很多人容易忽视,连李阿姨自己都后怕了一阵子。
三七又名田七,是中医常用的药食同源植物。
理论上,三七富含总皂苷、黄酮、挥发油等活性成分,据《中华中医药杂志》多项综述显示,三七粉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促进造血和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

部分人之所以迷信它能“补血养颜”、“防脑梗”,其实和以上机制确实有关联,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医学研究证实,三七主打活血化瘀,对轻度血脂偏高、微血管循环不畅者有一定保健价值。
2022年北京协和医院一项随机实验,让50-70岁、血流变指标异常的中老年人服用三七粉,每天2克(约一小勺),连续半年后发现: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提高了12.1%;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了9.8%;血压高于140/90mmHg比例下降8.7%。
但也发现:凝血功能下降,个别老年人出现轻微鼻出血和牙龈出血,提示三七的“活血”属性需要警惕。权威指南普遍建议,有出血风险或服用抗凝药物者慎用。

气色改善,面色更红润
三七含有丰富的三七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于促进骨髓造血,提高血液供应。部分中老年女性因慢性贫血、气血不足导致面色晦暗。
适当补充三七粉能够改善微循环与血流速度,使氧气和营养物质更好传到全身。根据《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补充三七粉8周后,主观感觉“气色好转”的样本女性占比高达67.4%。

血管弹性变好,脑梗风险下降
三七里的总皂苷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块和斑块形成风险。《中国老年学杂志》在2019年跟踪128位轻度血脂异常人群,坚持食用三七粉3-6个月后,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流速度提升8-15%,脑供血更充足;长期坚持,相比对照组脑梗发生率降低了约16%。
专家特别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尤其合并出血倾向者慎用。

第五十五个春秋无大碍?当心出血风险悄悄增加
这才是许多中老年人、甚至部分保健爱好者容易忽视的地方。三七强化了“活血化瘀”作用,容易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半年周期跟踪数据显示,11.5%的受试者在口腔牙龈、鼻腔出现小量出血症状。
医生坦言,长期高频率摄入三七粉,若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减退、胃溃疡等疾病,反而会“适得其反”,补血养颜不成,反玩出了危险。
控制用量,坚持循序渐进
建议每日1-2克(三七粉小平勺)为宜,避免图快、加量。每年隔段时间“停用观察”,不要长期、大剂量持续。身体出现青紫、流鼻血、月经过多等异常,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搭配其它食养方式,增强整体健康
三七的保健作用优选作为“辅助”,而不是唯一“法宝”。配合每日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蛋白(豆腐、鱼、鸡蛋)、监测血压、血脂,养成稳定作息和生活规律,全面守护心脑健康。
分人分型,警惕禁忌及副作用
出血倾向(如常年牙龈出血、紫癜)、抗凝药(华法林、阿司匹林等)人群,肝肾功能不全、胃肠溃疡、孕妇等都要远离三七粉。建议务必先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体质调整使用方案。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35期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循证中药应用指南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3年第39卷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三七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
《国家卫健委中老年健康养生指南》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