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首富套现20亿,不跟日本人做生意,把出口日本的家族企业卖了

11月25日,一则突发公告在A股市场炸开了锅:有机硅龙头新亚强实控人初亚军家族,将29.9%的公司股份一次性转给邯郸国资,套现高达20亿!

要知道,这家企业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海外,日本更是核心客户聚集地,它不仅是日本光刻胶巨头信越化学的核心供应商,多年来在日本市场深耕细作,赚得盆满钵满。

可就在中日贸易交锋持续升级、供应链风险暗流涌动的节骨眼上,这位吉林首富毅然按下“暂停键”,用一场干净利落的股权交割,宣告了与日本生意的彻底切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吉林首富

1955年出生的初亚军,身上刻着东北人的豪爽与韧劲,早年在吉林蛟河市天北乡担任纪委书记时,他练出了敏锐的洞察力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后来调入吉林造纸厂,从基层岗位一步步摸爬滚打,又摸清了工业生产的门道,积累了扎实的管理经验。

1993年,40岁的初亚军不甘心一辈子守着“铁饭碗”,毅然辞去公职,出任吉林市华丰实业总经理,正式踏入商海,这一步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

六年后,初亚军再创佳绩,创立新亚强实业。

2009年,初亚军做出了一个影响企业命运的关键决策:将公司从吉林搬迁到江苏宿迁,成立新亚强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专攻有机硅精细化学品。

彼时,有机硅细分领域被日本企业长期垄断,尤其是光刻胶助粘剂这一芯片核心材料,日本信越化学等巨头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技术封锁严密,国内企业难望其项背。

“别人能做的,我们不仅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

初亚军带着团队一头扎进研发,他们聚焦六甲基二硅氮烷这一关键材料,历经无数次试验,终于攻克“无溶剂法”专利技术,生产出的电子级产品纯度高达99.95%,远超行业标准。

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直接打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让新亚强成为全球少数能稳定供应半导体级六甲基二硅氮烷的企业之一。

经过十余年精耕细作,新亚强的版图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5%,全球市场份额突破30%,客户名单上既有美国陶氏、德国赢创、台积电等国际巨头,也有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半导体龙头。

更难得的是,公司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乙烯基双封头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手握73项专利,参与制定16项行业标准,核心产品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仅7%,23亿总资产中现金就占了16亿,上市以来累计分红7.76亿,初亚军家族仅凭持股就入账约3.6亿,妥妥的“隐形冠军”。

套现20亿

就在新亚强顺风顺水之时,初亚军却抛出了震撼市场的决定。

2025年11月,新亚强突然公告股权转让,没有停牌预热,没有提前筹划,邯郸国资直接“闪购”29.9%股份,批复流程早已走完,就等证监会点头。

付款方式更是干脆:签约当天打款10%,协议生效付20%,证监会批准付60%,过户完成付10%,意味着初亚军家族很快就能拿到90%的转让款,20亿现金落袋为安。

2025年3月,日本对华石墨电极加征95.2%的反倾销税,中国随即延长对日本间苯二酚的反倾销税至五年;日本跟随美国对中国实施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限制,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新亚强的处境尤为特殊:它是日本信越化学的核心供应商,而中国70%的光刻胶又依赖日本进口,助粘剂作为光刻胶的核心材料,一旦中日反制升级,这条供应链必然成为“主战场”。

“个人做生意可以灵活变通,但关键产业不能被地缘政治裹挟。”初亚军心里清楚,新亚强的技术和市场地位,既是优势也是风险,如果继续由家族掌控,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很可能陷入两难:要么被迫中断日本业务承受损失,要么被卷入博弈成为“牺牲品”。

而将企业交给国资,既不是放弃产业,也不是逃离市场,企业还是那个掌握核心技术的新亚强,产品依然销往全球,只是把与日本打交道的“决策权”交给了更能统筹全局的国家力量,未来是否合作、如何合作,都能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容应对。

更值得一提的是,转让后初亚军家族仍持有17.6%的股权,仍是第二大股东,按照当前股价测算,未来若想彻底切割,还能再套现11亿,但他并没有选择“清仓跑路”,而是保留股份继续参与企业发展,这种“进退有度”的操作,既保障了家族利益,又守住了多年心血打造的民族产业,堪称智慧之举。

争议

有人说,初亚军这是“见好就收”,也有人质疑他“放弃爱国立场”,更有人认为他打着爱国的幌子,其真实的目的是光明正大的套现,但真正读懂他的人都知道,这绝非简单的商业套现,而是一位老企业家在时代变局中的责任与担当。

初亚军没有喊过激进的口号,没有盲目中断与国外客户的合作,而是用最务实的方式,为企业、为行业、为国家守住了核心竞争力。

新亚强的“易主”,本质上是关键产业的“安全托底”,光刻胶是芯片行业的“命脉”,助粘剂作为核心材料,其供应链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由国资控股后,新亚强能更好地融入国家产业战略,在国际博弈中规避风险,确保关键材料“断不了、不受制”。

而邯郸国资的“闪电接盘”,也暗含着国家产业布局的深意,不把关键技术过度集中在民营企业或沿海地区,让国资力量成为产业链的“压舱石”,这正是“双循环”战略中自主可控产业链的生动实践。

结语

在全球化越来越复杂的今天,企业的命运早已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关键产业交给能抵御风浪的“掌舵人”,让技术服务于更长远的发展,才是对企业、对国家最负责任的选择。

如今,70岁的初亚军依然担任新亚强董事长,继续守护着他一手创办的企业,20亿套现的背后,是他对行业的敬畏,对风险的清醒,更是对国家的信任。

这场没有硝烟的“切割”,没有激烈的对抗,却彰显了中国企业家的格局与担当,不做地缘政治的棋子,要做民族产业的守护者。

在未来的日子里,新亚强必将在国资的护航下,继续深耕核心技术,而初亚军的抉择,也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时代变局中稳健前行的典范,激励着更多企业家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做出最清醒、最智慧的选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财经   吉林   日本人   日本   首富   家族企业   亚军   企业   光刻   国家   核心   产业   邯郸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