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和丈夫潘石屹曾向美哈佛和耶鲁捐赠高达6亿元人民币的巨款。
反观在国内抗疫捐款名单里,却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这一举动,点燃了网友的愤怒,也让张欣这位商界传奇人物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究竟是什么,致使这名顶级富豪做出如此颇具争议的决定呢?
她的现状令人唏嘘……
60后张欣生于北京,但家庭条件并不好。
十几岁时,趁着改革的“春风”,她和爸妈一起去到香港。
一下子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可想而知他们一家的生活过得怎样,香港的日子并不好过,小小年纪的她曾干过流水线。
干了5年后,长成大姑娘的张欣带着自己微薄家当,独自远赴英国求学。
期间,为了赚取学费与生活费,她甚至有过在伦敦餐馆端盘子的经历。
那段艰苦的岁月,磨砺了她的韧性,也让她对机会格外敏感。
时间荏苒,来到1992年,凭借自己的本事,张欣考入剑桥。
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她没有像其他留学生一样回国,而是又进了高盛,投身金融行业,积累丰富的运作经验。
一直到她与潘石屹步入婚姻殿堂后才回来,之后两人携手创立红极一时的SOHO中国。
从最初的房地产开发,到后来的商业“地产帝国”,SOHO中国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地标性建筑,如三里屯SOHO、望京SOHO等。
张欣凭借敏锐商业洞察力与独树一帜的设计理念,把“SOHO”推上了行业的巅峰。
21世纪初,“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张欣与潘石屹的财富随之膨胀,两人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列。
在彼时很多人眼中,张欣不仅是成功的商人,还是一位充满魅力的女性。
她曾被《福布斯》评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她的演讲也充满智慧,谈吐优雅,穿着时尚,堪称商界的“时尚代表”。
然而,2020年的那场风波,却让她的光环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年新冠席卷全球,我国作为疫情最早爆发的国家之一,举国上下都在为抗疫奔走。
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物资短缺的消息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之后,众多企业竞相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捐物以支援前线。
当时阿里、某讯等巨头捐出数亿元,连中小企业也尽己所能,贡献力量。
然而,在这些捐款名单中,张欣和潘石屹的名字却始终没有出现。
这也就罢了,毕竟钱是自己的,捐不捐是个人选择,但谁能想到,随后传出一则令人忍不住皱眉的消息。
有消息称,张欣和潘石屹多年前通过他们的基金会,向美国哈佛和耶鲁大学捐赠了总计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亿)的巨款,用于支持两校的抗疫研究和教育项目。
一时间,网上“炸了”!
有网友愤怒地问:“作为在中国崛起的企业家,为何要做出这种“亲美”举动?”
之后,又有人翻出了“秘密”,原来张欣早已不知什么时候加入了美国籍,得知这消息,质疑声更多了。
更有甚者,有人也将“矛头”转向潘石屹,觉得二人“半斤对八两”。
客观而言,张欣向美国捐款并非毫无因由。
潘石屹曾在节目中解释
公开资料显示,他们的基金会很早就与哈佛、耶鲁等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资助过多项教育和科研项目。
潘石屹曾在美国留学,两人的子女也在海外接受教育,一家子与国外高校的联系颇为紧密。
虽然能理解,但时机和金额却还是让国内网友难以接受。
想必大家也发现了,在我国,企业家不仅是制造财富的人,还往往被寄予更多的社会担当。
尤其是在国家面临大事时,富豪的捐款行为常常被放大检视。
马、许等人在疫情的慷慨,赢得了很多赞誉,而张欣夫妇的“缺席”则显得格外刺眼。
但值得一提的是,张欣他们并非完全没有为国内抗疫出力。
据悉,他们曾通过基金会向国内一些机构捐赠了物资和资金,只是金额和规模远不及对美国高校的捐款,且宣传力度较低,几乎未被大众察觉。
可这种低调的处理方式,还是加剧了一些人的不满。
有网友认为,即便有捐款,也应公开透明,让大家看到他们的心意。
可真的有必要如此行事吗?
舆论“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公众的注意力转向了经济复苏和日常生活,张欣夫妇的捐款争议渐渐淡出视野。
然而,这场风波依然对他们的形象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SOHO中国的品牌声誉受到波及,一些网友甚至发起了“抵制SOHO”的呼声。
与此同时,张欣和潘石屹的“商业帝国”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地产市场竞争激烈了很多,“SOHO中国”的业绩增长放缓。
2022年,张欣辞去了公司总裁职务。
此后,“SOHO”逐渐淡出大众视线,张欣本人的曝光率也大幅降低。
不过,在富豪榜上的排名变化,或许是她现状的一个缩影。
据《胡润财富报告》最新数据,张欣和潘石屹的财富排名已从巅峰时期的百强滑落至1500名开外。
尽管他们的财富依然足以保证优渥的生活,但与昔日辉煌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SOHO中国的核心资产依然集中在北上广等城市,但市场价值的缩水和行业环境的变化,让他们的财富增长失去了往日的势头。
张欣和潘石屹的社交账号更新也不多,偶尔晒出的照片显示,他们的日子还算不错,目前两人在支持艺术,搞慈善。
然而,网络上对他们的批评却从未完全停息。
每当有关于富豪捐款或社会责任的讨论,都有网友翻出当年的旧账。
张欣的成功固然令人敬佩,可她的争议也发人深省。
潘石屹夫妇的6亿捐款,或许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时机的选择和沟通的缺失,让这份“善”变成了焦点。
如今,张欣依然是商界的传奇,但她的光芒已不如从前耀眼。
她的故事也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我们拥有了财富,究竟该如何定义自己的责任?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