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19天后,安世中国发声:恢复对欧供货,仅接受人民币结算!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I韩错

编辑I韩错

前言

9 月 30 日,荷兰政府突然搬出冷战时期旧法案,以 “国家安全” 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罢免所有中方高管。

安世

这一动作与美国同步更新的 “实体清单 50% 穿透规则” 形成呼应,显然是针对性的霸权操作,彼时荷兰政府自信掌握主动权,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安世 70% 以上的封装等产能集中在中国,封测等关键环节几乎全部落地中国境内!

当时只有一个疑问,这么做究竟是何居心?

断供 19 天:欧洲产业链的 “生存危机”

面对无理干预,中国商务部于 10 月 4 日果断出台出口禁令,安世中国随即停止对外发货,全球供应链瞬间绷紧,作为车规级芯片领域的核心玩家,安世产品占据全球不少的车规级 MOSFET 市场份额,欧洲车企首当其冲陷入困境。

大众工厂芯片库存仅能支撑半个月,部分生产线已放缓节奏;宝马供应链团队日夜开会,将采购周期从 3 个月压缩至 1 个月,还派驻团队常驻亚洲抢货。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警,若 11 月前无法恢复供应,欧洲车企损失将超 200 亿欧元,此时荷兰总部才显露空壳本质,虽握有管理权却无产能支撑,根本无法填补供应缺口。

汽车

10 月 23 日,安世中国发布声明,以中国《公司法》为依据,否定荷兰总部任免的法律效力,正式宣告业务独立。

随后推出的恢复供货方案,暗藏改写游戏规则的三重关键调整:主权边界明确:仅对中国市场开放供应,优先保障本土产业链需求,北方企业已签订专项协议筑牢 “安全防线”。

货币规则切换:所有交易一律采用人民币结算,彻底绕开美元清算系统干预,这在 90% 以上用美元结算的半导体领域撕开了缺口。

供应主导权在握:欧洲订单较此前缩减 30%,交期随国内需求动态调整,彻底打破过去的供应惯性。

中国的底气源于无可替代的产能根基,安世中国承载着全球多数产能,其封测基地更是核心枢纽 —— 全球每 5 颗汽车芯片中就有 4 颗在此完成封测,这一环节是芯片出厂前的最后关卡,没有封测的芯片只是 “半成品”。

更关键的是,这里已形成完整产业集群,30 公里内可配齐所有封测所需的材料与设备供应商,2023 年全球芯片短缺时,这里就曾通过产能调配稳住市场,如今这种 “产能 + 供应链” 的组合优势,让荷兰在印度、越南寻找替代基地的尝试屡屡碰壁。

车间

面对新规则,宝马、大众率先签订协议,人民币结算订单已进入排产阶段,荷兰政府则彻底陷入被动,经济大臣多次主动磋商,原本近几年每年 2600 万欧元的税收也化为乌有。

这场博弈印证了《华尔街日报》的判断:“没有产能支撑的技术和设计,就像没有地基的房子”,《经济学人》智库更指出,未来全球产业链竞争将是 “技术 + 产能 + 供应链” 的综合较量,安世事件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

从断供反制到规则重构,安世事件的 19 天转折,本质是产能硬实力的胜利。荷兰错把股权当命脉,而中国抓住了 “造得出” 的核心。

当人民币结算在半导体领域落地,当产能基地成为产业链枢纽,中国正在全球产业格局中重新定义话语权,这不仅是一次企业博弈的反转,更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清晰注脚 —— 硬实力从来不是靠嘴说的,而是靠轰鸣的生产线铸就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财经   中国   天后   人民币   产能   荷兰   全球   芯片   欧洲   产业链   半导体   宝马   注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